166 有何秘密(第1/3 頁)
徐少渭近年仰仗著徐少澤在衙門裡也沒少得便宜,在二房三房之間自然是站在長房這邊的。
但三房提出的二選一,他也為難了,選哪樁顯然長房都得不了什麼好處,他該不該聽從黃氏的迴避這個事呢?
徐家兄弟都收到訊息的時候,徐鏞也已經從伍門寺往回趕了。
先前在街口沒等到徐瀅,反倒等來傳話的小廝,以為徐瀅為什麼瑣事耽擱,因而也沒有阻行程。
等他兩腳踏進府裡,察覺氣氛有些不對,心裡已是存疑,再進了三房聽石青把話一說,他臉色瞬間也陰沉下來!頓時連衣裳也未及換,直接便進了徐瀅房中。
等聽得徐瀅將來龍去脈說畢,他頓時深吸了一口氣:“到底是你有主意,如此也好,倒省得我再想辦法怎麼開口提出分家!便是他們退了婚,我也是不願再在這裡住下去了!”
徐瀅想了想道:“分家是肯定要的,但其實也不必一定要分府,如果分了府,哥哥就只能單打獨拼了,而且老太太還健在,我們總還得盡孝道<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只要咱們能把三房那份家產拿回來自己經營,日常不與府裡相干,來日真到了過不到一處的地步,也隨時走得。”
徐鏞沉臉道:“我恨不能離他們遠遠的!”
“哥哥這是氣話。”徐瀅道。
徐鏞看了她一眼,到底沒再說什麼。忽一想又道:“那劍穗——”
徐瀅揚唇:“當然是我故意讓阿菊遞去崔家的。咱們就是能查到崔家要找的東西,總歸也查不出當年的真相,總得做點什麼敲打敲打他們,讓他們自己再多露點馬腳出來才好。”
徐鏞點點頭,她做事總是有深意的。
眼下時辰還早。徐少澤他們不在,府里人不齊,也不是說分家的時候。
徐瀅關心的還是此次伍門寺的情況。
他說道:“我前前後後都問過,僧侶們並不記得父親,我又現捐了五兩銀子,才央他們翻出十年前的捐客簿子,倒的確是查到有父親的名字。當時他是捐了五十兩銀子及五十斤香油。是法號圓真的僧人接手的。我於是又尋到圓真,圓真倒是記得有這麼回事。”
徐瀅道:“一次捐出五十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徐鏞點頭。“而且捐錢的日子就在父親救回崔渙回來後的第三日,結合母親的說法,那就應該是他捐過香油錢之後就回來跟母親提過了。
“我又問了些當時的細節,因為他當時是京官。圓真倒也還記得些。他說父親是一大早去的,身上還穿著官服。捐完錢後他還在菩薩金身下跪坐了有小半個時辰才離去。”
徐瀅凝眉想了想,說道:“我記得蘇嬤嬤曾說父親回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顯得心事重重,他一次捐這麼多錢,還在佛前默坐。難不成那夜為著救崔渙,他曾做下過什麼有愧於心的事?”
她會這麼想,主要還是之前想到崔渙在被救之後當場即主動提出締結婚約。這本身也不合理,崔渙必是有什麼把柄在徐少川手上。才會這會急迫地想要拉攏徐少川,那麼徐少川會不會就因為幫著崔渙遮掩什麼,所以才會於心不安呢?
這案子來龍去脈在徐瀅腦海裡其實已經有了大概輪廓,只是需要證據證實。
徐鏞沉默了會兒,說道:“你說的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我印象中父親品性高潔,他不會因為想給你許個好人家而做違背原則的事。”
他每個字都說得沉而穩,不似徐瀅的疑惑。
徐瀅也不再往下說。徐鏞對徐少川的感情到底比她對徐少川的感情要深得多,她分析這件事本身就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不像徐鏞,他在挖掘真相的同時還帶有對徐少川的懷念。
此去伍門寺雖然又剝了點皮,但崔渙要找的東西仍沒找到。
“鏞哥兒回來了麼?”
這時門外傳來楊氏的聲音。
屋裡的靜默被打破,徐鏞站起來,起身去換官服<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徐瀅在門口迎了楊氏,將徐鏞此去探得的結果說了說。
楊氏道:“你說接收你父親香火錢的僧人叫圓真?”
徐瀅訥然:“哥哥是這麼說的。”
楊氏面上忽然浮出一片疑惑之色,“圓真,這個名字好熟……”
徐瀅立時挺直了背脊:“母親想到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