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人逢喜事(第1/2 頁)
馮家婆媳施著禮告辭了。
徐瀅著侍棋與厲公公代為送到端禮門下。
雖然人家是上門求她來著,畢竟馮夫人地位擺在那裡。
她並不是故意為難她們,也不稀罕看她們匍伏在腳下,她一點也不缺優越感和榮耀感,哪怕馮夫人誥命再高,她也不會因為她們的低頭而多一分喜悅。只是她不想開這種先例,正因為端親王府沐恩甚重,更不能辜負皇帝一番愛護之心。
之所以會漏個話尾給她們,不過是看在她跟馮家也沒什麼深仇大恨,且馮大奶奶到底不是馮氏,前陣子她們婆媳得了皇后的斥責也就算是丟了大臉,一味地看她們傷心,倒是實在沒必要。而馮夫人若是真聰明,就該知道日後怎麼處理與她以及與徐家的關係。
馮家就此靜下來了。
馮夫人愣是沒把徐瀅透出去半分。
日子滑到八月底,崔家父子在牢裡餓脫了形,並且也老實下來之後,皇帝著大理寺下了判決。
崔渙父子因為私自開礦未遂,欽命罷職削官,至於爵位,暫且削去。崔韋因為未曾參與犯事,所以差事予以保留。
訊息傳下來,崔家上下各自振奮,得知不必株連獲罪,便好比得了賞賜還要歡喜!而這個“暫且削爵”四個字,更是給了人無限期望,也就是說日後若有顯著功績,或可酌情恢復,有這個可能在,崔家哪裡還會有人敢不悔過自新?
尤其是徐冰,她如今不但不需要去當奴作妓,更是全府裡唯一的“官太太”,剎時間神清氣爽<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破天荒頭一遭在聞訊趕來的徐少澤面前表示一定不會再衝動行事。徐少澤因為沒曾幫上崔傢什麼忙,也不好訓她什麼,也只姑妄聽之。
馮清秋怔怔在房裡坐了半晌,冷笑幾聲,返身又躺到了床上。
崔夫人哪有心思理會她們?當即掙扎下了床,去佛堂裡拜過菩薩,然後又親筆寫了封自省的奏摺。著人送呈皇后。皇后瞧著欣慰。收下了。
翌日上晌,崔家父子終於回府,崔渙鐵青著臉色直接進了書房。並沒曾理會崔夫人。
丟了官又削了爵,如今統共也只有個崔韋在朝上,這一來自然有了不少變化。
首先就是崔渙與崔夫人的關係惡化,崔渙認為此次事件全是壞在崔夫人身上。因此徹底冷落了她。然後是崔嘉在馮清秋這裡也吃了閉門羹,他心知馮清秋這是對他心灰意冷。在房門外坐了一夜,翌日也搬離了正房。
崔韋成了家裡的頂樑柱,馬姨娘水漲船高,雖然有大姑奶奶頂在崔夫人這邊。她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但到底呼吸是比從前順暢了,也有心思指手劃腳起家務事來。
崔渙因為惱著崔夫人。又覺著如今這境況,哪裡還談得什麼規矩不規矩。也就對馬姨娘睜隻眼閉隻眼。
皇帝沒事兒的時候就在乾清宮跟太監打聽崔家的事,冷笑聲就沒曾停過。
端親王十指交叉抱著肚子說道:“這崔家也真夠亂的。”
皇帝斜眼睨著他:“你當初提出放他們回去,不就是打算看他們熱鬧的?”
“怎麼又怪到我頭上來了?”端親王挺直了背:“不是您自個兒說崔家世代忠心,他們家幾代老爺子都為國立過大小功績,就這麼辦了他們您心下不落忍麼?怎麼就成了臣弟想看他們熱鬧了?您這話傳到崔家耳裡,日後我還好意思見他麼?”
“行了行了,那麼多廢話。”皇帝站起來,負手踱了兩圈,忽然把萬喜叫回來:“去傳宋僉事來見。”
萬喜去了。
端親王道:“傳他來做什麼?”
皇帝沒說話,拿著桌上一方印璽左看右看起來。
宋澈剛議過會,聽說皇帝傳,連忙到了乾清宮。
皇帝道:“朕記得徐鏞還沒有差事吧,你這個當妹夫的有什麼想法?”
宋澈聽他提到這個,立時想起徐瀅早前叮囑過他的,遂道:“臣不管官員調動的事,全聽皇上旨意。”
“哦。”皇帝揣手道。
哦完之後停了片刻,才拿起先前那枚印璽來說道:“徐鏞在武舉場上的表現令朕印象很深,朕看他做了皇親國戚這一年裡也十分低調謹慎,連太子也稱讚他行事有度沉穩內斂,正好崔嘉原先掌的金吾右衛如今空下來了,你去問問看他親事定了不曾?
“要是沒定,朕就派他去西北建功立業,要是定了,就留在京師掌金吾右衛算了。”
宋澈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