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 洪門兄弟八百萬,無人不識張國賓(第2/3 頁)
堂洪門山主就職,不可能低調,從簡。
連洪門山主的儀式都低調了,江湖上的人會怎麼看洪門!
於是,張山主的就職儀式,場面,佈置基本跟柴山主就職時用一個規格,只是上一次柴山主就職時,沒有給世界洪門組織一齊發邀請函,這一次大公堂把邀請函灑遍世界洪門的各個分支。
仔細一算,當今洪門仍有七百多個多分支,遍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亞洲以國內大公為首,東南亞以洪門義海為翹楚,北美則以大公堂為第一!
另外,臺島、日島、不萊梅、印度、剛果、越南、柬埔、非洲等地都有洪門分支,小到幾十人,大到十幾萬人的堂口全都發出邀請函,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洪門,有洪門的地方都知道新山主的名!
這是歷代洪門山主都沒有享受的待遇。
一來,洪門最早是地下隱秘組織,很多時候新山主上任,下面的舵主、香主們都不知曉。
洪門為了避免被清官府打擊,乾脆以堂口、分舵為獨立單位行動,只有在二戰勝利以後,華夏又恢復正朔,洪門由於出錢出力,光大中華,得以登上歷史舞臺的正面。
二來,洪門在歷史的潮流中屢次分岔,在政治、思想因素的影響下,甚至有互相對立的情況。
三來,二戰結束前,國際陣營割裂,交通、通訊都很不便,人口間的流動深受影響,民族文化的流動也受到限制。
最後,洪門尚未出現過一個,真正有全球號召力的山主,無論是出身大公堂的萬潭淵,還是代理事務的黑柴,全都不夠資格!
包括之前享譽世界的司徒先生,在全球號召力也有限,何況,那時的洪門根本沒有今日之威風。
1990年3月11日,庚午年,戊寅月,乙丑日。
張國賓穿著一身白色長衫,昂首挺胸走進大堂,望向前方天下為公的牌匾,四大鎏金大字下,站著一位身穿褐山,手持紙扇,身姿筆挺的洪門前輩。
洪門山主就職儀式。
在世界華人的舉世矚目下,正在按照規矩,有條不紊,一絲不苟的進行著。
萬潭淵展開紙扇,氣勢十足的朗聲大喝。
“山下何人!”
張國賓腳步一定,拱起雙手,抱拳道:“香江義海,和義總舵,張國賓!”
“來此何事!”
萬潭淵再度出聲大喝。
“共舉義事!”
張國賓把拳舉過頭頂,拱向天道:“天理昭昭,山河破碎,馬蹄踏破亂青山,帆力劈開滄海浪。”
“在下特來山門,求見山主。”
萬潭淵點頭道:“壯士稍後!”
十八位洪門兄弟,頭扎紅巾,手持朴刀,作「洪天祐」打扮,按照北斗陣站好,代表水滸一百單八將好漢。
有兩人小跑著進入內堂通傳,得到山主口令,再跑回來拱手稟告:“秉先生,山主有傳!”
“好!”
萬潭淵拱手唱合:“下結洪石大明磚,城基萬載世流傳,民安便把乾坤轉,君臣相會定中原!”
“山主傳令,請壯士入城!”
兩位「洪天祐」在城內拉開房門,規規矩矩的捧刀站在
一旁,禮堂大爺開口唱道:“新造木楊城,驚動眾洪英,干戈重重起,反清又復明!”
“新造木楊城,驚動眾洪英,干戈重重起,反清又復明!”
大堂內,一名名「洪天祐」齊聲傳唱,在傳唱聲中一個白衫人影一步接一步,踏入城中,拱手說道:“見過山主!”
黑柴坐在一張楠木龍頭椅上,背後是一個高大恢弘的香案,層層疊疊,一共十二層,每層都供奉著二三十張神牌,梁山一百單八將在下三層,歷代大公堂坐觀在中三層,二戰時期為國捐軀的洪門英烈在上三層,三英五祖,五宗五傑等祖師爺在頂三層,班駁的木牌上還依稀可見黃花崗烈士的名字。
一根根燭火在微小的氣流湧動下,輕輕搖曳,又緩緩穩定,一張張黃紙,鈴鐺,掛滿香堂,每一張靈牌都是一段歷史,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故事。
也許並不是靈牌上的每一個人都成功,都輝煌,但每一個都為改變,為未來付出努力,用生命踐行信仰。
張國賓唯有來到大公堂的香堂內,第一次感覺到原來洪門儀式,並不是用來搞宗教氛圍,搞洗腦。
原來洪門真正象徵著一種精神!
反抗精神!
一個民族在骨子裡若沒有那份反抗精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