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番外槍與劍(第1/6 頁)
我叫葉裡,但其實,我也曾經差點兒就叫了李夜。
這兩個名字,乃是當朝的皇帝陛下,也就是我們的舅父親自為我和姐姐賜下來的。
因著母親以葉氏之名建立了藏劍山莊,父親以李氏之名統領天策府,故此,皇帝舅父賜下的這兩個名字中,前者便將繼承藏劍山莊,後者就會繼承天策府。
雖然皇帝舅父自稱賜名這事兒,純粹只是因為他的一時興起,但我卻覺得事情絕對不是像他說的這麼簡單。
如同母親曾經說過的那樣,我們這位舅父,最擅長的就是“扮豬吃老虎”,跟他認真,你就輸了。
但若是對他掉以輕心,完全地不認真對待,也必定會在某一天被狠狠打臉。
比如那一回舉世震驚的紫禁城圍困事件,他同太后婆婆被人軟禁在寢宮之中,孤絕無援,是何等驚心動魄又絕望無助。要知道那叛賊手下的一群人,無一不是能夠一擊必殺了他的高手,誰料道最後卻居然都被他玩弄於鼓掌之間,實在是讓人驚歎。而且他居然還能毫髮無損地一直到撐到母親回京救援,倒也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我初次聽見這事兒的時候,也是大吃了一驚的,從此便對這個總是笑嘻嘻或是裝可憐的舅父刮目相看。因此,這一回雖然只是賜名這樣看似很小的事兒,我認為這事兒也絕對沒有看上去那樣簡單。
然而我並不是很擅長揣測人心的型別,對其中的深意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猜測。只能大概地估計是他覺得,母親的藏劍山莊和父親的天策府,在江湖和朝堂的影響力都實在太大了,若是落在外人手中,他根本沒法放心,所以才一定都要一個血統純正的繼承人才行吧?
故此,他便想著透過御賜的方式,將這事兒固定下來。
他是個想到就要做到的性子。因知道母親對這種事兒一向都是不置可否的,若是同她直說,必然不會有什麼令人愉快的結果,然則他卻聰明地沒有來找母親,而是去尋了出了名的“忠君愛國”的父親。
父親對這事兒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只不過,在具體賜什麼名字上,他們還是有了些分歧。
因為原本,皇帝舅父是想賜我們國姓“趙”的。
只不過,這個事兒,父親卻沒有答應。
他認為,雖然因著母親的身份,我們家同江湖和朝堂都已經脫不了關係,但若是再打著國姓的招牌,那就實在是太顯眼了。
沒看母親為了方便行走江湖都改了葉姓了麼?
這要是孩子們再改回去,那不就明擺著又走回了“皇親國戚”的老路了麼。
父親雖然在大事上對舅父這個國君絕對忠誠,但是在這些“小事”上,卻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
而一旦他決定的事兒,那就是再無轉圜了的。
所以皇帝舅父想好的那些趙姓的或英武或絢爛的名字,就都沒有了用武之地。
連好說話的父親都是這個態度,一向性子冷淡的母親就更是沒有什麼商量了。
於是,被冷冰冰的母親和直爽爽的父親雙重打擊過後,皇帝舅父賭氣之下,最後,竟然就隨意地給他心愛的龍鳳胎外甥女和外甥定了這兩個名字。
李夜、葉裡。
李葉、葉李。
這兩個名字,乍一看著還挺像那麼回事兒的,但其實說白了不過就是父親和母親他們兩人姓氏的組合。
即便象徵性地替換了夜和裡字,也並無什麼華麗深遠的含義。且因著這麼一替換,更像是個沒有用心的玩笑,實在是再隨意不過。
要知道皇帝舅父自幼在數位太傅的教導之下長大,於文墨之事上是很擅長的,他對自己的文采也極其自信。
這兩個亂七八糟的名字,實在不是他素日的風格。
想必他原本是想著用這種隨意的名字襯托出他那些用了心的華麗英武的趙姓名字的好處來,靠此讓父親和母親妥協的。
據說他當時還同他最寵愛的龐貴妃打了賭,信心十足地表示,長公主和駙馬一定會對他隨便給的這兩個名字棄若敝履,然後選擇接受他起的那些華麗優美的趙姓名字的。
偏偏事情的結果卻是大出他的意料。
父親和母親對此都無異議,甚至對這兩個名字還十分滿意。
滿意之下,母親也難得起了興致,跟父親商量,兩個孩子誰想繼承天策府便就繼承“李夜”的名字,誰繼承了藏劍山莊,便就繼承“葉裡”這名字。
既然是母親開口說的,父親當然欣然同意。
何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