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朝會(第2/3 頁)
大的人事任命。
本來這些任命在蔡京活著時都是由蔡京操控政事堂完成的,皇帝只是個簽字蓋印的主兒。
趙佶趁著蔡京六賊被殺的這個節骨眼上,直接出手下達任命,自然誰也不敢在此時站出來蹦躂。
河北都轉運使、名臣呂頤浩薦拔為大相公,加封為太師。
吳敏復入朝,李綱輔之。
張叔夜薦拔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掌控京營禁軍。
晉老將种師道為晉國公、總制西軍,加封檢校少保、懷德軍節度使、河東河北制置使,三路宣撫使,總鎮西北。
補了童貫的空缺,權重甚於童貫。
在被薦拔和破格提拔的大名單上,還有趙鼎、陳規等無名之輩,以及西軍中的韓世忠、吳玠等中下將官。
上述是王霖給趙佶的建議。
如此一來,雖然六賊黨羽依舊充斥朝堂,但大權卻落入了呂頤浩這些人手中,所謂不破不立,只要皇帝給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援,朝政會漸漸扭轉過來,漸漸盪滌和實現“去蔡京化”。
而禁軍的掌控權直接交給了趙佶最信任的張叔夜。
最重要的西軍則由老種相公把控,這位老將軍年紀雖大,但能力非常強,在軍中威望也高,他坐鎮西北,大宋暫時可以安穩一段時間了。
待大局逐漸平定下來,就是跟蔡黨算總賬的時候了。
蔡攸等人保持著沉默。
皇帝在他老子剛死就將空出來的崗位給了呂頤浩這些並不起眼的人,他們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皇帝要做什麼,但此刻也只能認了。
否則一旦激怒趙佶,那就是不管不顧、魚死網破。
朝廷癱瘓就癱瘓了,反正大宋這個朝廷也爛透了。
還有悲催的越王趙思。
趙思被罷王位,貶謫出京,流放嶺南。
大朝會依次進行,因為蔡黨失去了靠山而不再集體搗亂,議事秩序倒是井然。
一切都在按照皇帝預設的方向發展,趙佶心中的怒火平息了不少。
然而果然不出王霖所料,當議及慕容彥達一桉時,一直沉默著、低頭耷拉腳的蔡黨一干人終於還是按捺不住,紛紛跳將起來。
因為慕容彥達私採銀礦和屠殺百姓桉前番已經在朝中議為鐵桉,沒什麼好爭執的,爭執的焦點在於對王霖個人的功過定論上。
蔡攸躬身道:“官家,臣以為,慕容彥達固然死罪不赦,但慕容彥達畢竟是朝中四品大員,鎮守一方,王霖不過區區一介從五品軍將,卻以下犯上,不經朝廷議罪,便擅殺上官,實是重罪!”
中書舍人李邦彥也出班奏道:“臣稟官家,慕容彥達固然罪不容誅,毫無爭議。但伏虎軍本駐沂州,王霖不經朝廷調令,便擅自進軍青州,干擾青州軍政要務,並擅殺朝廷大員,此風決不可長,若不嚴懲實難以服眾。”
尚書左丞白世忠也跳了出來:“王霖素來囂張跋扈,枉顧朝廷律法和軍紀,且不說他擅自進軍青州,擅殺朝廷大員,單是此番他又不奉詔而率軍返京,便是無可辯駁的死罪!”
隨後又有幾十人先後跪拜在地,參奏王霖。
這其中,還有幾個不屬蔡黨的御史臺言官。
趙佶很是惱火,卻有些無能為力。
因為此刻的朝會上,真正能仗義執言的官員大多位卑言輕,就算是站出來,說話的份量也小得足以忽略不計。
趙桓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憤怒的情緒。
他本以為趙佶暫時放蔡黨黨羽一馬,饒他們一命,不求這些人能痛改前非,但至少要知恩圖報,老實一段時間。
結果,一如既往。
趙桓想起了王霖昨夜說過的除惡務盡、斬草除根的話,不禁有些懊悔。
本就該破釜沉舟,與這賊來一個魚死網破。
但自己這位父皇,實在還是有些太軟弱了,他瞻前顧後,始終下不了決斷。
趙桓心裡很清楚,王霖之所以成為蔡黨朝臣的眼中釘、肉中刺,與王霖誅殺六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外還與王霖掌握的關於慕容彥達行賄朝臣的鐵證有關。
趙桓緩步走下丹墀,環視眾人,突然怒道:“蔡攸,白世忠,李邦彥,還有你們!你們指責王霖擅自進軍青州,擅自誅殺朝廷大員,但你們可知,王霖率伏虎軍去青州練兵操演,乃是本宮所命!”
“王霖在青州剿滅兩處賊寇,為朝廷立下大功。”
“王霖又發現慕容彥達私採銀礦,屠殺百姓,繳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