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第2/3 頁)
之!”
張魁三人飛快對視一眼,心道原來如此,拿范仲淹出來類比自己,真是大言不慚。
這位燕王可真算是……
張魁譏諷道:“老朽知燕王詩才不菲,曾有數首詩詞名揚天下。但詩詞實乃小道,娛樂、娛情、娛心尚可,保國安民豈能利乎?”
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理論家看不起文學家。
實際這種心態跨越千年,至現代社會,還是大有市場的。
大學教授,文化學者,有幾個能瞧得起哼哼唧唧的小詩人?
那個聲稱要橫跨整個中國去睡男人的女詩人,儘管紅遍了半邊天,卻有幾分社會地位?
王霖詩詞的知名度在大宋也算當紅,可也僅此而已。大抵就是這麼個意思。
程遠景也澹然道:“不知燕王四書五經讀了多少,可曾進學、科舉?”
這是譏諷王霖沒有科舉晉身。
雖然皇帝也賜了王霖同進士出身,但在對科舉晉身視若圭臬的讀書人來說,這本身就值得譏諷。
同在一家單位,人家是985或211,你一個黨校學歷,怎麼比?
“呵呵,孤未科考,乃是武科,並上賜同進士及第。”王霖澹然道。
張魁突然縱聲大笑:“燕王既然自承是武科出身,焉能再號稱是讀書之人?”
難為他已經六旬以上年紀,還是如此聲若洪鐘。
程遠景和周子宴帶頭而笑,周遭不少士子紛紛鬨笑。只是王霖銳利的目光掃視過來,很多士子頓時閉口收起笑容,老老實實垂下頭去。
見王霖被當眾恥笑,趙構面色陰沉,幾乎跳將起來,要罵人了。
這是他的師傅,他素來引以為榜樣和榮耀的師傅。
儘管他也認為師傅有些好色……毛病不少,但瑕不掩瑜。
王霖似笑非笑,開口反駁道:“不經科舉,就不為讀書人了?那麼請問三位,可是忘了十上不第的典故乎?”
這說的是唐朝大儒羅隱。
小時候的羅隱才學就非常出名,一生的詩和文章都為世人所推崇,可是,他曾參加了十多次進士試,全部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
但這不能抹殺羅隱隨後的著作等身,名垂士林。
其實類似的例子,宋之後還有很多,不過王霖此時不能說而已。
譬如明人陳獻章。
陳獻章累試不第。
教學十餘年,桃李滿天下,身兼禮、吏、兵三部尚書的重臣湛若水,還有臺閣首輔梁儲等人,都出自於他的門下。
簡而言之,一個不是進士的人,教匯出了一大群進士。
萬曆皇帝念其在學問上的重大成就,詔準從祀孔廟。他也成為一個沒有考取功名,從祀孔廟的人。
張魁面色一凝,稍稍猶豫了一下。
這樣的人是有的。也不能說王霖就是無中生有。
但這樣類比,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疑?
周子宴斟酌道:“燕王莫非自比上古大儒乎?那麼,老朽倒是要考校一下燕王了。”
王霖澹然拱手:“孤洗耳恭聽。”
周子宴凝視王霖,脫口問了個很簡單的問題:“何為大學之道?”
這就是考察王霖有沒有看過經學典籍了。
從他問的這個基礎性的簡單問題而言,足見此人實際還不願意讓王霖太過難堪。
王霖毫不遲疑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張魁緊跟而上:“那麼,請問燕王,何為治學之道?”
王霖不動聲色:“孤讀聖賢書,竊以為:治學之道,一在立志於學,持之以恆;二在學以致道,學以成仁;三在學而不厭,不恥下問;四在學思結合,溫故知新;五在學無常師,見賢思齊;六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見王霖居然對答如流,信口拈來,都含典故,張魁三人明顯有些錯愕。
這雖然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但對於一個武將而言,這似乎又太深奧了些吧?
他們哪知王霖可是後世網路上的鍵盤俠,經常混跡於各種文化論壇和壁虎,看經常看網路歷史小說,這些玩意看得多了去了。
嗯,他從未看過盜版。
周子宴深望著王霖,他突然意識到眼前這位打打殺殺的武人,權勢沖天的燕王,還真有些不能小覷了。
見眼前這三位老夫子,已經有被自己唬住的跡象,王霖心裡撇嘴只想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