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3/4 頁)
在朝中的地位更是凸顯。
可惜在揚州等候迎接的人註定要失望了,沈溪沒有進城,趁著夜色掩護,船隊過運河揚州段,直入大江與水師會合,直驅新城,絲毫也沒有往南京赴任的意思。
“這算怎麼回事?”南京禮部尚書隋連升跑到唐寅這邊來問情況,都以為唐寅會對沈溪的行蹤非常瞭解。
唐寅道:“沈尚書到來前,在下派人去問過,得到的反饋中,並不包含他接下來往何處去,沈尚書過揚州城而不入,一定是往東邊那座城去了,有事去那裡找不是更方便?”
隋連升道:“伯虎老弟火氣很大嗎?”
或許隋連升聽出唐寅言語中的牴觸,好奇地問道,他把沈溪當作唐寅的靠山,不明白唐寅為何有如此大的反應。
唐寅道:“沈尚書揹負皇命而來,他做事非南京朝廷可干涉,至於他的去向,現在都清楚了,有事不必到在下這裡來問,但凡涉及朝務,便請示沈尚書,或者上奏也可以。”
“伯虎誤會了。”隋連升解釋道,“都覺得你跟沈中堂過從甚密,想讓你幫忙問問情況,既然你不想牽扯進去,誰會勉強?走了走了,有訊息的話通知一聲……其實他不來南京也算好事。”
……
……
唐寅覺得隋連升說的話是“肺腑之言”。
沈溪不到南京,對南京官場來說的確是大好事,只是對唐寅來說就不那麼幸運了,開始發愁沈溪不來他該怎麼辦。
恰在此時,唐寅得到訊息說沈溪已至新城,這是沈溪頭年裡幫朱厚照平了海疆之亂後,再一次回到新城,而且短時間內沒有打算再離開,
唐寅趕緊差遣人去跟沈溪傳信,想“請”沈溪回南京,可人派出去後遲遲未得迴音,此時已近年關,唐寅這邊收到朱厚照的聖旨,讓他這個南京兵部侍郎做事勤快點,把沒完成的差事趕緊做完。
皇帝施加壓力了,這種壓力更像是沈溪到江南後,朱厚照找到機會對唐寅的一種“鞭策”。78更新最快 ωωω.七8zω.cδм
此時沈溪進了新城,城主府已裝飾一新,進城後只需簡單交接,城內軍政大權便順利到手,而一些老部下也到他這裡聽命行事,朝廷布置的衙門形同虛設。
這一年多來,朝廷在新城設立新衙門,除了恢復上海縣衙外,還設立衛所,名為“平江衛”,但其實這衛所並未正式編制,只是個空頭衙門。
南京朝廷奏請,想讓朱厚照在新城設立知府衙門,只是定性和命名上出現問題,便在於新城的意義實在太過特殊,皇帝和沈溪都沒為新城起名,南京朝廷可不敢隨便定名,又為此上奏幾次,都被朱厚照留中不發。
朱厚照對於給新城起名字,沒什麼想法,隨手放到一邊,之前又涉及司禮監掌印蕭敬跟張永的更迭,事情就此拖延下來。
沈溪到新城後,愈發多的信函送到他這裡,基本都是從南京發出,沈溪懶得理會,先由雲柳收拾和翻閱,再到他跟前做總結。
“……南京各方的人都很好奇,為何大人此番沒有直接往南京,宣府和京城來的訊息,都說大人奉命往南京公幹,具體沒說做何,大人到新城,讓人更生懷疑。”雲柳道。
沈溪則顯得無所謂:“陛下派我到江南,有說過我是來作何的?”
雲柳道:“未曾。”
“那便是了。”
沈溪道,“陛下沒委派具體差事,而我是以監督海外征伐之事而來,南京朝廷的人著急什麼?再著急,也改變不了南京沒有我官衙的事實。”
雲柳稍微想了下,點頭表示同意。
本來沈溪就不是江南任職,到哪裡都是以欽差的身份,既然沈溪來江南沒有皇命也沒具體任務,那就按照肩負的籌備征伐佛郎機之事,自然要在新城辦公並完成,去南京明顯做不了事。
雲柳再道:“但皇命讓大人往南京,這才是他們不解之處。”
沈溪道:“說什麼皇命,陛下真的知道江南缺什麼?天下缺什麼?”
雲柳道:“就怕有宵小藉機生事。”
沈溪態度平和:“想生事隨便,別最後惹火燒身,朝局可不是人人都能參透,真有強出頭的,那是他自找麻煩。”
……
……
有關沈溪往新城而不往南京的訊息,很快到了京城,然後又送至宣府,朝中文武以及內府太監都覺得沈溪跟皇帝的關係鬧得很僵。
有些人並非是要挑撥君臣關係,單純只是將江南之事上奏,這些訊息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