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平息(第1/3 頁)
自從謝莫如嶄露頭角,謝太太的生活便格外的多姿多彩,波瀾壯闊起來。
以前覺著皇子公主啥的,哪怕有個皇子外甥,可皇家人還是高高在上,有些距離的。自從謝莫如出門那一日起,皇子公主世子侯府啥的,好像都成了隔壁王小二,隨口就能議論幾句<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實在是,不議論不行啊。
叔侄三人回府,大家一併去松柏院請安。
今日休沐,謝尚書也在家,笑道,“回來的倒是不晚。”
謝柏笑,“兩個丫頭都學會騎馬了,我們騎馬回城,自然快些。”
謝芝問,“大姐姐二姐姐,你們可見著蘇才子了?”
謝莫憂得意,“非但見著了,還求了兩幅字,一會兒給你們一幅掛屋裡,我自己留一幅。”
謝芝連忙謝過,十分歡喜。
說會兒話,何子衿便回了杜鵑院,待第二日下午去松柏院理事,謝太太顯然已經得知他們路遇皇子公主又險被為難的事,再提起猶是念了聲佛,又贊謝莫如,“該爭顏面時得去爭,但該隱忍時也要隱忍。不能總咄咄逼人,這樣你再有理,可你傷著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沒理。”何況皇家,扒一回他們的臉皮叫有風骨,若次次扒他們臉皮,那就是找死了。擔心謝莫如要面子,這話還是私下說的。
謝莫如道,“祖母放心。”上次爭,是為了給自己爭一席之地,這次有何可爭的呢?上次承恩公府,起碼壽安夫人、寧榮大長公主齊心,此次,別看皇子公主郡主一併出行,心卻不齊,如何能爭得起來?果然,永福公主的威風尚未擺出來便被勸住了。
這次謝莫如沒有爭強,謝太太頗是欣慰,只是她另有隱憂,與謝莫如問道,“聽說永福公主、長泰公主、宜安公主、靖江郡主,都是在太后膝下長大。你看,永福公主、靖江郡主脾氣秉性如何?”
謝莫如聞絃歌而知雅意,淺笑,“祖母是擔心宜安公主吧?”
謝太太嘆,“如何能不擔憂。”兒子是尚主,倘真尚個文康長公主那樣的,以後要如何過日子哪。可不是人人都有永安侯的本領。聽說永福公主的性子,她不由擔心起宜安公主的性情來。雖然貴妃閨女說宜安公主挺不錯的,可昨日之事著實令謝太太提心吊膽。畢竟,即將尚主的是她親兒子啊!
謝莫如道,“昨日匆匆一見,或者說不大準,我一說,太太一聽就是。我看永福公主好像在模仿文康長公主,長泰公主機智,靖江郡主明智,要我說,宜安公主不會難相處的。”先給謝太太吃顆定心丸,謝莫如再細作分析,“一個人的性格,與身處的環境會有很大關係。同是養在太后膝下,雖未得見宜安公主,可永福公主、長泰公主、靖江郡主已是三樣性子。按禮法,長泰公主為元后楮皇后所出,元嫡公主,尊貴更勝胡皇后所出永福公主。可這兩位公主,長泰公主機敏柔和,永福公主卻霸道蠻橫,所以我猜,在宮裡,永福公主肯定更受寵愛些,最受寵愛的人,一般鮮少考慮別人的需要,所以性子霸蠻。再者,永福公主還有模仿文康長公主的嫌疑。不過,她與文康長公主還不同,這個以後再說。再看靖江郡主,先時常聽二叔說她弓馬嫻熟,我還以為是個性情如火的女子,但其實在兩位公主面前,靖江郡主頗為低調,她甚至不會第一時間表明自己於事情的看法,這樣的人,往往是看慣別人臉色的人。擅於察顏觀色,但很少招惹是非,事不幹己不開口。由這三位殿下,再想一想宜安公主,祖母又是時常進宮請安的,心裡應當有數了。父母早亡,父系的血統離太\祖皇帝已有些遠了,太\祖當年在位時血脈單薄,今上與先晉王一併長大,想來是這兩方面原因才格外照顧先晉王這一脈。縱使宜安公主母家姓胡,但,有長泰公主這位元嫡公主,有永福公主這位胡皇后所出嫡公主,於太后膝下,宜安公主年歲最長,位置卻是第三,輩份又高,既然都養在太后那裡,想來在少時,就有人教導她照顧並與兩位公主玩耍了。有這樣的出身與成長,除非是天生秉性,不然再不會是永福公主的性子<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待謝莫如說完,謝太太是誠心誠意的唸了聲佛,這次是真的放心了,深籲口氣,“願如你所言。”
“太太放心,昨日我們並未看到宜安公主與兩位公主、郡主同行,想來,是出嫁在即的緣故。”何子衿道,“二叔探花之才,祖母,胡家推動宜安公主下嫁咱家,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