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2/2 頁)
被人傳為美談,甚至是秦侍郎頗為自得的事情之一。
哪怕現在,依有許多人是這般認知。
這許多人裡,自然不包括謝尚書。自李樵得北嶺先生青眼那一日起,謝尚書就知道,形勢變了。何況李樵還隨次子出使過西蠻,故此,謝尚書比常人更瞭解李樵的能力。
當然,王老尚書也不是蠢才,做為禮部前大佬,內閣相臣之一,王老尚書舉薦秦侍郎是有自己道理的,最大的道理就是:李樵是永安侯庶長子,永安侯的正室是誰大家都知道吧?那是今上唯一的嫡親妹妹文康長公主<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尚主之前還生了庶長子,哎呀,永安侯你再有本事,恐怕文康長公主對這位庶長子也無法做到愛屋及烏吧。事實上,坊間都知道,永安侯為了不使庶長子礙公主的眼,一直將庶長子放到老家過活。如今庶長子來了帝都,永安侯就沒帶他露過面兒,可見父子關係之冷淡。再者,還有人說,唐三彩做賀禮那事兒,就是文康長公主幕後指使的呢。
最重要的是,當初桂榜黜落李樵,朝中人人皆視為理所當然,就是今上,也沒意見啊。
所以,李樵之事,今上早有定論。
王老尚書根本沒覺著李樵之事算是個事兒,更提不到此事會阻擋秦侍郎登上尚書之位了。
王老尚書此生政治生涯的最後一把火是如何熄滅的,請參考謝尚書的手段。
王老尚書前腳上了保薦秦川的奏章,謝尚書後腳就將一件事放出風去,北嶺先生奉皇命籌建築書樓,端得是任重道遠,利國利民的一樁盛事。這頭啖湯給北嶺先生喝了,但此事,再沒有吃獨食的道理。再加上北嶺先生年事已高,哪怕要事必躬親,也得尋幾個幫手才行。築書樓一事,穆元帝也知道是青史留名的大事,故此於物資上頗是大方,人選上也給足了北嶺先生面子,問過北嶺先生的意見。北嶺先生亦是識趣,他老人家與翰林院關係好,提出要翰林院幫忙。翰林院哪會不樂意,不過,北嶺先生也自己尋了個助手,不是別人,就是李樵。
李樵此等本領,便是謝尚書也得道一聲,江山代有人才出了。
北嶺先生門徒無數,偏尋了門牆之外的李樵為助手。
如果還有一人能徹徹底底的為李樵洗清名譽,非北嶺先生莫屬。而北嶺先生,自此至終未對李樵的名譽發一言說一詞,這位老人家只是用實際行動來表示對李樵的看重。
事情到此時,轉折正式開始。
秦侍郎自桂榜黜落一個大不孝的逆子當然無礙,但你黜落的是一位連北嶺先生都看重的年輕人,哪怕這位年輕人是被你黜落後方入的北嶺先生的眼,可事自頭論,你秦侍郎是不是冤枉或者誤聽誤信的謠言呢?
你耳朵根是不是忒軟了呢?
說耳朵根軟是客氣的,不客氣的說法就是:愚魯,糊塗,眼瞎,以良材為朽木,以美玉為瓦礫,誤聽誤信,耽擱英才……
當然,參劾秦侍郎之事謝尚書是不會親自出面的,這樣好的素材,有的是御史願意出面。
最終,秦侍郎不要說尚書之位,侍郎之位都有些搖搖欲墜,好在穆元帝迴護他一二,未究其責,但尚書之位是甭想了。如此,禮部兩位侍郎不變,並未出缺,至於禮部尚書之位如何,穆元帝乾脆也不勞王老尚書舉薦了,令內閣擬出名單來另行安排。至於皇子師一職,最終由翰林掌院徐掌院兼任。
以上便是寧祭酒雞飛蛋打的全過程了,謝尚書啥都沒幹,他不過是恰到好處的將李樵為北嶺先生籌建築書樓第一助手之事放出風去罷了。
謝尚書如此這般妙至毫顛的順水推舟令寧祭酒百般盤算落空,饒是謝莫如也得道一聲,薑還是老的辣啊!
虧得寧祭酒千里迢迢,費盡心思的將北嶺先生邀至帝都,此方帝都一載歲月,寧祭酒對北嶺先生處的瞭解便不比謝尚書清楚。不一定是寧祭酒無能,不過謝尚書與李樵的關係麼,看來是真的不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