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苦心(第2/4 頁)
,“他這是要把牛吹上天哪。北嶺先生學問都不好,誰學問好啊?”
謝莫如笑,“那小子是給江北嶺忽悠了,他倒是臉大,帶了些禮物過去,自稱是江北嶺的徒孫,江北嶺考較他一二,硬是沒敢做小唐的師祖,把他忽悠到沈翰林開的進士堂去了。”
“還有這事,我竟不知。”五皇子聽這事兒也不由樂了,笑道,“那個進士堂是什麼地方啊。”
“我也沒去了,聽說是翰林院沈翰林開的學堂,給舉人們講課,指點文章,怎樣考進士的地方。小唐說這位沈翰林是很有學問的,教人學問比江北嶺都叫人明白。”
五皇子來了興致,“那咱們可得去瞧瞧。”反正江南事他也插不上手了,五皇子道,“回來這些日子,光顧著忙活了,你也沒個閒的時候,正好,待休沐那日,咱們帶著孩子們一道去。咱們走的時候,聞道堂剛建起來,如今聞道堂可是大有名聲的。”
“問問四皇子他們要不要去,我想再去看看當年我跟四嫂蓋的宅子。”
“成。”五皇子一口應下。
五皇子種種行為,太子殿下也得感嘆,“五弟是個有機變的人哪。”當初一回帝都,事兒沒定下來的時候,眼瞅著有利可圖,五皇子是全月無歇,見天兒的往宮裡跑。這一看沒戲了,五皇子立刻就閒雲野鶴的找江北嶺討論學問去了。
去的還不只是五皇子一個,連四皇子也跟著湊熱鬧。
哎,弟弟們沒一個省事的。
當然,更不省事的是大哥!想到糧草的肥差落到大皇子手裡,太子殿下也是頗為心痛的。
寧祭酒聽太子如此感慨,笑道,“五殿下一向深藏不露。”
只要五皇子知難而退,太子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寧祭酒一笑,亦不再多言。
四皇子五皇子兩家歡歡喜喜的去了郊外,一路上,謝莫如時常掀開窗子向外看,原是南郊的一處荒僻地,不然朝廷也不能選此地建官員的廉租房。後來,謝莫如與四皇子妃在附近買下大塊田產,這路還是謝莫如同四皇子妃花錢修的。
以往少人行的路上,時常車來人往,有了人氣,便得興旺。
謝莫如笑,“記得咱們頭一回來,那會兒真是荒郊野裡。”
五皇子也是笑,“是啊,當時建好了宅子,都沒人來住。”
六郎昕姐兒年少,跟在父母的車駕裡,倆人也跟著伸長脖子往外看,昕姐兒一會兒道,“那是拉木頭的車!”“那車上好多桃子!”,一會兒又道,“母妃,遠處那是稻田吧?唉喲,那是棉花呀!好大一片!”
謝莫如笑,“昕姐兒比我強,我小時候不認得棉花,過生日時,二叔送我一瓶,我還說呢,這是什麼花啊,不用澆水,插瓶都不凋的。”
五皇子哈哈大笑。
五皇子一笑,昕姐兒也跟著樂,就是不知道聽不聽得懂的六郎也咯咯笑了幾聲。
沿路先到的官員廉租房社群,更是熱鬧,不過因此處住的都是小官員,小官員也是自矜身份的,連帶社群也很有些斯文氣。就是推車提籃過來做生意的小販,也都打理得乾乾淨淨。
在此地下了車,謝莫如的記性很不錯,同四皇子妃說起以前的規劃,什麼地方是市場,什麼地方是店鋪,還有學堂醫館……都帶著孩子們去瞧了瞧。
家裡要啥有啥,乍一出來見有叫“店鋪”的東西,孩子們頓覺大開眼界。什麼針線鋪、帽子鋪、綢緞莊、胭脂鋪、銀樓、文具鋪什麼的,倘不是時間短,孩子們真想一家家的看過去。
孩子們在一處也是各種童言稚語,如大郎幾個是跟父母去過閩地的,謝莫如自己小時候鮮少出門,受此影響,哪怕是庶子女,既叫她一聲“母妃”,她便不會叫孩子們總在家憋著。她出門大都會帶著孩子們,所以,大郎幾個面對上四皇子家的堂兄堂弟們,突然發現,自己好有見識喲。
好在,大郎穩重,二郎是個慢性子,這倆都話少。偏生有個三郎是個話簍子,而且,三郎見堂兄堂弟們一露新奇稀罕之意,便會道,“這個呀,我們閩地多的很。”然後便巴拉巴拉的吹噓自己在閩地是如何逛街的,他非但逛過街,他還在街上的飯莊裡吃過飯,三郎說到興頭兒上,粉兒大方到,“什麼時候你們去閩地,我請你們吃海鮮!大海,你們見過不?沒見過?唉呀,太可惜啦!我跟你們說說大海啥樣吧,不然以後怕你們見了認不出來!”接著,他又給人介紹起了大海!
話多的喲,四皇子四皇子妃都忍笑忍的肚子痛。
昕姐兒受不了她三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