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巡南(第3/3 頁)
元帝和太子雙重給得罪了。五皇子回府時仍是氣憤難平,道,“太子只當我有私心,我勸他不去江南還不是為他著想,萬一去了有個好歹,要怎麼著?”
一聽這話,謝莫如不問原由也能猜出是個什麼因果了。謝莫如遞了盞涼茶給五皇子,道,“昔年劉太公被項羽所擒,項羽要烹太公,劉邦答,分吾一杯羹。”
五皇子茶端在半空,望著他媳婦,一時噎住了。
謝莫如道,“最壞不過如此。”
謝莫如忽然有些不能理解五皇子的想法,問,“殿下生什麼氣?您勸也勸了,說也說了,已盡本分。”
五皇子長聲一嘆,“太子有個好歹,朝廷丟不起這個人哪。”
“太子既去,朝廷怎能不做好護衛。再者,南安侯與吳國公都在江南,他們寧可自己有個好歹,也不能叫太子出事。”謝莫如道,“殿下杞人憂天了。”
五皇子道,“我也希望自己是杞人憂天。”
謝莫如問,“陛下說什麼了?”
“父皇訓了我一通。”五皇子面兒上還有些不大好意思。
“太子是君,殿下是臣。太子是兄,殿下是弟。陛下自然會斥責殿下。”
五皇子見鬼一般望向謝莫如,謝莫如問,“陛下是如何斥責殿下的?”
握著茶盞的手抖了一抖,五皇子道,“就,就是你這樣說的。”
“陛下真是慈父心腸。”謝莫如感嘆一句,要不說是人都有可取之處呢。如穆元帝,在父親的位子上就做得不錯。謝莫如道,“殿下想想,陛下可是糊塗人?殿下想到的,陛下自然也能想到。陛下對皇子們一向看重,殿下所憂慮之事,陛下肯定慮在前頭了。”
“讓堂堂儲君下江南,這難道不是昏招?”
“正因太子想去,陛下才會讓他去的。”謝莫如道,“以後,這江山萬年,到底是太子的。對靖江的處置,從一開始,陛下采納的就是東宮系的建議。或者,陛下是想煅練太子也說不定。”
“父皇怎麼會同意……”
“吳國公趙國公都出身江南,倘不給江南系官員建功的機會,他們怎肯在靖平靖江王的事情上出力?不然,為何任吳國公為南安侯副手?南安侯能這麼快掌控江南,與吳國公的配合有很大關係。”謝莫如道,“陛下讓太子去江南,就是讓太子到江南看一看。”
“看江南系?”
“對。用時當用,防時當防。官場中講究同科同僚同鄉同年,但朝廷自來忌諱結黨,江南與他處不同,陛下不籠絡著他們,他們就會被靖江王籠絡去。太子妃焉何會出自吳家?殿下只管寬心,陛下心裡明鏡一般,太子不會在江南出事的。”謝莫如道,“有南安侯在,江南也不會出事。”
五皇子這會兒早把太子之事拋諸腦後了,認真請教他妻子,“那我這天天去朝中勸太子勸父皇,豈不是辦了件大大的蠢事?”這事兒,還是他媳婦叫他去辦的。何況,“你以前可不是這樣說的。”
“陛下對江南的安排,不是突發其想,他尋思這事兒不知多少年了。”謝莫如道,“不過,就是當年諸葛亮北伐,想必也沒想到敗在馬謖身上吧。只是,人皆有私心,私心會令人犯下大錯。”
謝莫如言之鑿鑿不看好江南形勢,不想第二日就被打了臉,南安侯著人送來八百里加急戰報,江南匪患,斬首萬餘。
五皇子琢磨道,“這不像在作戲。”不過,當初為他為了誘敵深入,也戰死不少將士。
謝莫如道,“再等等看。”
等了半個月,江南連傳三封捷報,共計斬首將將五萬。這種數目,就絕對不是作戲了。便是五皇子都不禁拊掌,“以往聽聞南安侯的名聲,多是在聽人說,現下眼見,方知他何等人物。”五皇子在閩地將將三年,一場戰事,也不過與南安侯在江南大半年經營相仿。
謝莫如輕按五皇子的手,“再等等。”
然後,這一等,就等到太子代君行賞江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