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巡南(第1/3 頁)
其實東宮代天巡幸江南的事,與五皇子不相干,這裡頭,根本沒他什麼事,五皇子卻為這個同妻子絮叨許久。
五皇子回府時就不大痛快,好在謝莫如有規矩,痛不痛快的,別帶到飯桌上來,帶著孩子們用過晚飯,略問了幾句孩子們的文章,五皇子就打發孩子們各自休息去了。此方同妻子說到太子巡幸江南的事,五皇子道,“太子實在太心急了。”
謝莫如去了髮飾,一頭長髮攏在前胸,執一把楠木梳子,不急不徐的梳理著,謝莫如道,“殿下不如好生同陛下說一說,現下江南不太平,太子萬金之軀,不好涉險。”
“太子去江南做什麼,大家心知肚明,我這麼說,倒像阻太子功績似的。”要不顧及這個,五皇子早說了。五皇子接過妻子手裡的梳子,替她梳頭。
謝莫如道,“殿下要將太子與江南分開來看,太子是太子,江南是江南。大家說太子巡幸,你就只說巡幸。至於江南戰事,殿下不妨私下同太子與陛下講一講,靖江王多年經營,南安侯不過剛去江南大半年,並未到開戰時機。直言就好。”
“你說會不會靖江王提前宣戰。”人家靖江也不是死的啊,五皇子覺著,靖江王這麼些天沒動靜,定是在憋大招。
“宣不宣戰,不過作態,讀書人才講究這個,打仗麼,只要勝就好。”謝莫如道,“靖江還未有動靜,一旦有,必是大動靜。”
“其實,我不看好太子南下,也不全是出自私心。東宮出於政治考量,會令南安侯提前出兵,他不明白戰爭是怎麼一回事,就是孫子重生,怕也沒法預算戰事的。天時,說的就是時機,開戰的時機,不是誰說有就有的。如果為勝而勉強一戰,倘時機不到,哪怕最終能勝,其損耗也極其巨大。”謝莫如道,“殿下別忘了,靖江雖是敵手,可江浙二地,一樣是朝廷的地方。戰事一起,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多少良田荒蕪,多少青壯戰死,陛下親政以來與民休養的元氣,或因此戰悉數喪送。倘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想著自戰事中得到多少好處,何等誤國誤民。”
五皇子聽得更是坐不住了,生怕他家江山有個好歹,道,“明兒個我就進宮同父皇說去。”
“殿下說戰事就說戰事,別的話莫提,不然,倒像是衝著東宮去的。”謝莫如叮囑。
“我曉得。”
五皇子感嘆,“我每想到這等事,就戰戰兢兢,心裡很是放不下。可再一想,朝廷事多了去,非江南一處,也不知父皇這些年怎麼過來的。”
謝莫如笑,“倘殿下在臣子面前可會表露這般擔憂。”
“自然不會。”五皇子生來便是皇子,很有些裝模作樣的本事。
“一個道理。”穆元帝親政多年,怎會叫臣子看出自己的心事呢?
五皇子道,“我還能同你說,父皇卻是沒個能說話的人。”後位空懸多年,他皇爹沒有再立後的意思,至於嬪妃,哪怕五皇子自己的生母蘇妃也是性子賢良之人,不過,他娘也不是能商量國家大事的。至於他祖母胡氏太后,那更是不必提,除了承恩公府,太后還知道什麼?
謝莫如聞此言一笑,道,“你我夫妻,有事自然應共同擔當。”
五皇子深以為然。
五皇子接下來的行為,深深的給太子與大皇子添了不知多少堵,五皇子先是去勸他太子二哥,可不能去江南啊,聽說不大太平,出事兒可怎麼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些話,五皇子一嘮叨能嘮叨半日。然後,他又跑去同他皇爹說江南戰事要慎重,自祖父立國,百姓方得安穩幾年,戰事一啟,百姓遭秧,國力消退。還有什麼,打仗的事就交給南安侯,叫南安侯看著辦就成,當然,能不打就不打,倘能和平解決,是最好的局面云云。
五皇子自己是一片丹心照汗青,殊不知自己都成了帝都城的笑話。四皇子素與五皇子交好,不忍看他弟出醜,私下同五皇子道,“你這是怎麼了,太子南巡是去歲就定下的章呈,這會兒你說這話,豈不是明擺著同太子對著來麼。”
四皇子為他五弟著急的時候,殊不知他五弟也為他四哥擔心呢,五皇子道,“四哥,你就不擔心南安侯?”
四皇子道,“岳父去江南這些日子,整肅軍隊,備戰山匪,無有不利。”倘岳父沒帶兵經驗,四皇子是要擔心的,不過,他岳父是舉朝皆知的名將,因戰功封侯,非永定侯能比。說心裡話,四皇子還真不怎麼的擔心,他覺著自己岳父下江南,勝算頗多。
五皇子想,怕是朝中大多數人皆如四哥這般吧。五皇子正色道,“南安侯自有帶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