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積累(第1/3 頁)
五皇子心下很有幾分鬱悶,倒不是妻子的話掃了他剛剛大勝的興致,只是,五皇子自己也想過今年回帝都陛見的事,他在閩地,自然也考慮過整個收服靖江王的戰局。在五皇子心裡,此事舍他其誰啊。
結果,妻子給他提了個醒。
五皇子一想到這事兒可能不歸他幹,就鬱悶哪。
好在如今事忙,五皇子也沒多少鬱悶時間,他想了想,與蘇巡撫商量著怎麼把摺子寫得更哀婉動人,好給閩地百姓多爭取幾年免稅的事。藩王府也不建了,五皇子與蘇巡撫等道,“銀子用在刀刃上,又不是沒住的地方。”
“王爺賢明。”蘇巡撫也不會讓一地藩王受委屈,道,“待朝廷犒賞到了,先給殿下建府邸。”
“這個也不急。”五皇子私下叫了唐總督蘇巡撫二人說了以後的安排,五皇子道,“藩王三年一次陛見,父皇想來也想知道現在閩地的情勢,估計會提前召我回帝都。”
唐總督在五皇子手下乾的這小三年,雖然倆人的理念也偶有衝突,但在感情上是很不錯的。唐總督道,“如今形勢大好,這裡沒外人,我說句實在話,正當趁此良機進一步遏制靖江權勢。”
都是高官,唐總督想過以後的局勢發展,蘇巡撫自然也想過,道,“遏制靖江非閩地一地之事。”
“是啊。我只是閩地藩王,靖江之事,非閩地一地之事。咱們這裡自己會在心裡琢磨,朝廷那邊兒估計也在籌備此事,以後怎麼樣,我也說不大好。”五皇子道。
蘇巡撫就事論事,“朝中若論對靖江的經驗,無人能與王爺相比。”一則是閩王有才幹,知人善用;二則閩王是真正與靖江王打過交道的。蘇巡撫想著,即使朝廷對靖江展開全面攻勢,也應該有閩王一席之地。
五皇子謙虛道,“朝中能人多矣,我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僥倖過了河,但其實經驗也有限。”
唐總督在朝多年,能做到總督之位,揣摩人心的本領是一等一的,唐總督道,“要依王爺看,要進一步遏制靖江王權,怕是要多地聯手的?”唐總督自己也想過此事。
“必然如此。”五皇子道,“此戰,也只是開端。你們心裡有個數,咱們閩地,不比魯地、安徽,從來定庶,也不比江西,自來太平。閩地這些年,戰事不斷,百姓們過得艱難。如今這場戰事,咱們勝了,百姓要恢復元氣,也得幾年。你們都是好官,咱們定下的規矩,還是要堅持施行,海港那裡的事,多留心。無農不穩,無商不富。”
唐總督聽著都覺著不大好了,這味兒不大對啊,唐總督道,“王爺回帝都陛見,有個三倆月也就回來了。我跟蘇巡遠估量著,打仗耽誤了不少工期,不過,七月底八月初的,海港也就差不離了,到時正趕上王爺回來。”
五皇子笑,“成,那待我回來,咱們一道去港口瞧瞧。”
唐總督蘇巡撫這才稍稍放心,覺著,大約是五皇子要回帝都陛見,有些不放心什麼的。
五皇子與他皇爹感情深厚,猜他皇爹的心思一猜一個準,果然沒幾日就接到聖旨,令五皇子將閩地事宜安排好後就回帝都。
永安侯笑,“殿下正好與我一道。”
五皇子笑,“那敢情好。”又道,“讓宇表兄一道回去吧,姑媽肯定也記掛著宇表兄呢。”
“他如今在王爺手下,還得王爺親自下令才好。”永安侯對皇子們一向和氣,當然,對五皇子是格外和氣,兒子在五皇子麾下煅練出來了,永安侯自然得知五皇子的情。
五皇子笑,“姑丈也太客氣了。”
“不是客氣,軍中有軍中的規矩,尤其咱們不是外人,更要注意。”永安侯道。
永安侯這個姑丈在皇子中一向風評不錯,特別是有個不大講理的姑媽比襯著,永安侯簡直就是明事理的典範哪。永安侯這般說,五皇子也就沒再說什麼,倆人說一回軍中事,永安侯有些不好意思的悄與五皇子打聽,“阿宇在閩地可有親近的女子?”
五皇子平日裡也是個八卦的,他還真留心過,聽永安侯問,也很為這位姑丈著急。五皇子愁道,“也不知怎地,阿宇九江都是人中龍鳳,平日裡身邊兒連個侍妾都沒有。他們身邊兒只有倆丫環,做些細緻活計。”說到這兄弟倆身邊的丫環,五皇子道,“我特意叫王妃挑的好的,模樣身段兒都是一等人,好幾年了,他倆碰都沒碰過。”
永安侯簡直愁死了。
事後,五皇子同謝莫如道,“你說姑丈這等人家,表兄弟們也算出眾,怎麼就一半打光棍呢。”五皇子萬分感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