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3/3 頁)
,胡太后也是一肚子火,道,“你看她那樣,分明沒把我放在眼裡。”
“哪裡沒將母后你放在眼裡了。”文康長公主道,“只當看老五的面子,老五這剛回來,母后就給老五媳婦臉色看,這不是叫老五沒臉麼。”
胡太后憋氣,“我這也就是看老五面子了。”不然,她才不會在慈恩宮設宴。
胡太后心裡還記掛著事兒呢,同閨女道,“你放心,小宇的軍功,怎麼著也不能叫姓柳的小子蓋過去。”
看她娘還唸叨這事兒,文康長公主真是愁死了,只得同她娘掰扯軍功的道理,各人就是各人的,沒有搶別人軍功的理。更何況他們皇家,更要為臣民表率云云。胡太后最聽她閨女的話,嘆道,“這明理的人,啥時候都明理。”覺著她閨女忒懂事,她打算給外孫搶些軍功,她閨女都不要。
文康長公主嘆氣,她娘對謝莫如的成見真是深到了骨子裡去。胡太后其實是有自己道理的,她同閨女道,“你看她說到戰事頭頭是道,在老五身邊兒不定把手伸得多長呢。老五這孩子實誠,不懂防備,要別的孫媳婦哀家就不說了,她可得叫老五多個心眼兒,祖上就愛抓尖兒攬權的。”
文康長公主道,“老話說的好,出嫁從夫,都是咱家的人了,還怕孫媳婦能幹不成。”
“別人能幹是好,她還是不要太能幹。”
這話,原是胡太后私下與文康長公主說的,大約是闊別三年後與謝莫如的第一次見面太憋悶,胡太后還把這話散播了出去。
五皇子聽到後氣個半死,同他皇爹抗議,“皇祖母這是做什麼喲,我媳婦能幹還有不是了。皇祖母帶頭這樣說,叫人怎麼想呢。我媳婦多不容易啊,幫我打理內闈教養孩子們不說,在閩地,我媳婦可是有大功的。父皇,你當初是偏心我,才給我跟媳婦賜的婚,可不能叫皇祖母說這話了啊。”
穆元帝對他老孃這政治智慧也是無語了,道,“你皇祖母有口無心的。”
五皇子催他爹,“您可得跟皇祖母說一說這事兒。”
“行的,男子漢大丈夫,沒的這般絮叨。”穆元帝給兒子催的心煩,道,“過來看看內閣擬的封賞單子。”戰後議封從來是大事,何況此次實實在在的大勝,著實讓穆元帝臉上有光。
五皇子接過封賞單子一看,心下亦是歡喜,無他,這封賞著實不薄。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軍功從來最重,連李賀都說若個書生萬戶侯,自來封侯賜爵,多是武將。像此次朝廷封賞,首功柳扶風直接封了鄉侯的爵位,鄉侯之爵,也可傳三代。如柳扶風本身也是平國公府的嫡子嫡孫,他日後是要承襲國公爵的,這鄉侯爵位便可傳給嫡次子。軍功第二的李宇,也得了個伯爵。其他將職的封賞,多是官職土地金銀之類的賞賜,爵位是沒有的。如永定侯,其實戰功也不少,不過估計穆元帝生氣他前番戰敗葬送五萬海軍,此次算是將功贖罪,故而金銀極豐,官職只升了一級,但前番事也算揭了過去。再有就是五皇子府裡的屬官,屬官按理最高就是五品長史,但如李九江等也是有功之臣,尤其李九江,五皇子都同他爹說了,整個軍策軍略都是李九江與柳扶風擬定的,柳扶風好賞,李九江這個身份,穆元帝實在有些不喜,直接就同五皇子道,“他是文臣,又是你府上的屬官,破格升兩級,提到三品。土地錢帛多與他一些,以後好過日子。”見五兒子不大樂意,穆元帝一句,“別叫你姑媽面子上不好看。”其他屬官也都給提了品級,只是不比李九江品級高。另外,如唐總督蘇巡撫這些地方官亦各有嘉獎,如同前番永定侯戰敗,閩地官員也跟著吃掛落一樣,此次既大勝,人人都有好處。江行雲也得了從三品將軍銜,不過,她手下沒兵,每年俸祿不少。
總得來說,朝廷封賞極厚。
除了李九江的封賞有些簡薄外,其他都沒什麼問題。
父子倆說完封賞的事,五皇子又磨著他皇爹,倆人一道去找胡太后說了回對謝莫如的偏見問題。
謝莫如對此並未覺著如何,謝莫如道,“太后這裡,也只是個開始。太后一向有話說在外,其實,如太后這樣想的,不知多少。怕終我一生,都要受此懷疑與防備。”
胡太后有話往外傳,謝莫如此番也未保密,命人將這話傳了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