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白哭了呀(第3/4 頁)
做出總結:天時,地利,人和。
事後五皇子回想總結,認為自己在其中兩方面做得不錯。地利,這是他的藩地,地形他的人最為熟悉。人和上,將士們忠心,五皇子也配合,這一路哭下來的哭功也不是凡人能做到的啊。再有,逃跑的速度也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不能太快,“海匪”們找不著王駕,他們就該回了。也沒能太慢,提前叫“海匪”們攆上,五皇子就得殉國了。
再者,五皇子引來的強勁外援,安夫人。
五皇子與安夫人碰頭後便如吃了定心丸,在帝都的穆元帝卻是好些天沒睡好了,自從傳來永定侯戰亡的訊息,穆元帝就派了援軍過去。親家永定侯戰死當然很可惜,穆元帝最擔心的卻是五兒子啊!
只是帝都離閩地千里之遙,援軍一時半會兒的也到不了啊
大皇子剛陪媳婦哭完老丈人,就琢磨著,是不是要再備份奠儀,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要哭他五弟了。哎,他五弟雖然既奸且猾討人厭,這麼年紀輕輕的,也可惜了的。
閩地戰事危急,穆元帝命人不準告訴胡太后,只是又如何瞞得住,永定侯家都設陵堂了,胡太后知曉後,一不留神就在蘇妃跟前唸叨了一回,她老人家也擔心孫子重孫子啊。胡太后還埋怨兒子,“還有大郎他們幾個,也不知怎麼樣了。以後都安安穩穩的呆在帝都,哪兒都不許去,可是心疼死我了。”自己先哭一趟。她老人家,不僅孫子重孫子在閩地,外孫李宇也在閩地啊,還是妥妥的前線,如今亦是生死不知。
倒是文康長公主明理,勸解母親道,“閩王鎮守藩地,原是他藩王分內之責。母后只管寬心,我看閩王是個有福的。我已去廟裡算過了,是上上大吉的卦相。”
“真的,是在哪個廟裡算的?”
文康長公主先把胡太后糊弄了過去,蘇妃卻是擔心的病倒了。這個時候,誰都不敢委屈到蘇妃,穆元帝更是直接把給自己看病的御醫派了去,又好生寬慰了蘇妃幾遭,道,“援軍一到,閩地就平安了。”
穆元帝拿援軍安慰蘇妃,謝貴妃也要拿援軍安慰親孃謝太太,謝太太是記掛謝莫如啊,還有孫子謝芝等人,都在閩地啊!
其實,援軍到的時候,五皇子已帶著大部隊重回了閩安城,藩王府給“海匪”一把火燒個精光,五皇子氣得,“委實可恨!”都是銀錢蓋的啊。
唐總督笑,“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殿下放心,不過半年,藩王府便可重建。”大事已定,他此番戰功不顯,但本身在他的位子,功勞多多少少也得有一份。
五皇子嘆,“有勞老唐你了。”
謝莫如帶著安夫人到花園舊址裡,指著花園裡一處假山下的幾個形狀奇異灰撲撲的基石道,“夫人搬兩個。”
安夫人過去圍著石頭看了幾圈,道,“就是石頭麼。”給石頭做甚,她的南安州有的是石頭,還有石山呢。
江行雲抽出腰間長軟劍,劍光一閃,削下岩石一角,石皮之下,露出一片燦金之色。安夫人是個實誠人,見著金子便笑了,拱手道,“王妃如此厚禮,我就不客氣了。”她幫著打仗,當然是要收費的。
謝莫如笑,“原就是為夫人準備的。”
安夫人笑,“以後王妃但有差譴,只管知會我。”她就喜歡謝王妃這樣的爽快人。
“這是自然。”
五皇子都不禁面露驚容,問妻子,“這是哪兒來得金子?”
謝莫如輕描淡寫道,“殿下內庫的金子,不好攜帶,就放園子裡了。”
五皇子大喜,“安撫百姓的銀子有了。”又道,“王妃就是我的賢內助啊!”
蘇巡撫也跟著說,“王妃賢明。”金銀當然很俗,但有金銀在,閩地便能迅速的恢復元氣。尤其蘇巡撫已打定主意要五皇子從內庫出點兒血了,所以先拍了記謝王妃的馬屁。
所以,當穆元帝派出的由永安侯帶著的援兵到達閩地時,閩地已民經進入了轟轟烈烈的重建收割期,是的,打完仗就是夏收了。還活著的百姓們都重返家園,收割田地。永安侯是帶著兵帶著糧來的,糧食五皇子就收下了,軍隊永安侯留下了兩萬人算是給五皇子補充兵源。永安侯也見到了正在養傷的次子,還好五官齊全,四肢健在,儘管李宇傷勢不輕,好在沒有性命之危。
李九江是文官,一直跟著五皇子跑路來著,更是安全的了不得。
李宇的軍功自不必提,誰也委屈不到他。李九江也是功勞極大,因為這誘敵深入的主意,就是李九江柳扶風二人商量出來的。執行的時候,柳扶風在前線與“海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