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交鋒之二一(第3/3 頁)
顯然訊息也很靈通,與趙霖道,“我聽說太子在蜀中的事兒,就是老五家的胡咧咧。難不成,還真在蜀中?”
“不論太子在不在蜀中,只要太子平安,絕不會讓五皇子順順遂遂的立此大功的。”
大皇子聽這話頗有些興災樂禍,也就不嫉妒五皇子去江南的事兒了,他對太子很有微辭,勾起唇角,譏笑道,“太子還有臉爭功?要不是他在江南拉偏架,朝廷怎致此大敗?都因他偏著老丈人,把江南弄的烏煙障氣!要擱我,我都沒臉回來!”
“正因沒臉回來,才要找點兒長臉的談資。”趙霖對太子的評價也是到了歷史最低點。太蠢了,吳國公南安侯相爭,關你儲君啥事啊?你爹是看你資歷不足,叫你去鍍金呢,結果,你把自己當真金了,這下好了,江山都給鍍沒了一半。
大皇子的手指靈活的敲擊著手邊梅花幾,繼而一笑,愜意十足,“正好叫他們爭上一爭,老五可不好相與!”太子與老五相爭,這不是現成叫他漁利的好機會麼?不得不說,大皇子在政治鬥爭中進益頗多。
總之,五皇子在江南的訊息,一日之內,傳遍帝都豪門。
謝尚書當天都去了趟五皇子府,倒不是為了五皇子在江南的事,謝尚書是為了給謝莫如提個醒,你可別成天亂說話了,蜀中那事兒,不好隨便說的。你是隨便說,別人都當真的。
謝莫如道,“倘有人當真,正好迷惑靖江細作。”攪亂一池春水啥的,謝莫如從來不介意,她幹慣了這等事的。
謝尚書很無奈的,“就怕你隨便一說,正說中,豈不招禍。”他真是不曉得謝莫如是怎麼琢磨到蜀中去的,明明蜀中離閩地山高路遠。
謝莫如道,“我也就隨便一想,祖父不會以為只有我想到蜀中吧?靖江難道想不到?我都想得到,靖江訊息只有比我更靈通的。”
“事涉太子,未免叫人多想。”
“喜歡多想的人,自然會多想。像我,我就不會多想。”
謝尚書給噎的硬是不知要說什麼好了,是啊,謝莫如不多想,她隨便一想,比人家多想的更要人命。
好在,謝尚書過來,也不只是想給謝莫如提個醒,確定謝莫如很有把握後,謝尚書略說兩句,便告辭回府了。謝莫如吩咐侍女取了幾匹上等細布,說是給孩子們做衣裳穿的,讓謝尚書一併帶了回去。
謝莫如就這麼,不留神的又出了個大名兒:因為闔帝都都知道了,太子在蜀中呢。
訊息來源:謝王妃。
謝莫如對此沒什麼觀點,也不想表達什麼看法,她在給五皇子寫回信,先公後私,謝莫如先就閩地形勢給五皇子一些鼓勵,接著又說了自己對蜀地的推測,與五皇子寫道,“薛帝師其人,深不可測,陛下留其於蜀中,必有深意。近來惴度江南,似有所悟。吳國公者,天子近臣也。縱身遭不測,亦當保太子無憂。太子謎蹤,恐多涉蜀中。惜吾於前事多有不甚明瞭之處,此推斷,亦恐疏漏。君可譴人暗察閩地進出道路,倘靖江多有安排,君亦當慎之再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密察蜀地即可,切勿親身往之。太子倘居閩地,帝師自有安排,君去,無益。太子倘安居他處,君亦無需親身涉險。君之安危,關係江南半壁,然,縱江南半壁,於吾心中,亦以君為最重……父母兒女,皆自安好。惟盼君早日歸來,勿使相思深入骨。”
做為信件的拆閱小專家的皇帝陛下,看到五皇子與謝莫如的信件,整個人都不大好了。
一個是,“自與卿卿結髮,未有分別。今相隔兩地,甚念其念。”
一個是,“然,縱江南半壁,於吾心中,亦以君為最重……惟盼君早日歸來,勿使相思深入骨。”
穆元帝想說的是:朕都不認識你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