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1/3 頁)
面對靖江王的問題,馮飛羽沒有立刻給出答案。
馮飛羽又不是神仙,靖江王要與閩王一決生死,他哪會知道誰勝誰敗?不過,馮飛羽身為靖江方面大將,這個問題,要說他以前沒思考過,那也是假話。雙方實力對比,馮飛羽心中還是有數的。馮飛羽組織好語言,並沒說那種“我王千秋萬代”的廢話,更沒有半分客套,他走過去,與靖江王一併站在那幅靠牆懸掛的巨大江南全輿圖面前,直接道,“論用兵,柳扶風與我不相上下,但柳扶風不良於行,他沒辦法親身上陣,這方面,他差我一些。雙方將領的話,林大將軍經驗老道,李宇年輕悍勇,他們未對陣過,一時不好說誰強誰弱。”
靖江王沉默半晌,問,“阿斌呢?”
馮飛羽道,“惜乎趙大將軍亡於刺客之手。”對趙斌根本沒有任何軍事上的評價,當然,這並不是馮飛羽客氣,一般馮飛羽對某人不予點評的意思的,這人不配本將軍點評。
靖江王顯然是深知馮飛羽性情的,一顆滄桑老心頓時有些不大寧靜,但也沒有立刻就認同馮飛羽所言。倘靖江王事事認同馮飛羽,馮飛羽也走不到卸職這一步了。靖江王道,“阿斌與柳扶風交戰,並非沒有勝數吧。”浙地就是趙斌收復回來的。馮飛羽與柳扶風在浙地交戰三月有餘都未能將柳扶風趕出浙地,而趙斌卻是將柳扶風趕出浙地之人。這也是趙斌為人推祟的原因,同時,也是馮飛羽為人詬病不如趙斌的原因所在。
但,靖江王此話,顯然是無法動搖馮飛羽心性的,馮飛羽道,“昔年趙大將軍也曾率兵攻入閩地,初時我等皆以為趙大將軍能生擒閩王,佔據閩地,結果如何?”損兵折將五萬之眾,倘不是趙陽當朝有穆三力保,後宮引邱妃為援,那一敗,趙陽如何還能保住大將軍之位。
靖江王道,“我軍現下已悉數收回浙地。”閩地不過是趙陽中了閩王奸計,如今浙地也是實實在在收回來了。
“有什麼用,不要說去歲浙地一秋的收成,事實上,浙地的財富已被閩王刮地三尺,悉數搜刮了去。聽說,連我朝給段四海的軍備都停留在港口,被閩王全部收繅。如今閩王雖退出浙地,可最終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個空空的地盤兒了。依浙地天時地利,要恢復元氣,五載足矣,但,那是說太平年間,現下並沒有時間給浙地恢復元氣。”馮飛羽喜歡說實話,當然,實話往往不大動聽就是了。
故此,靖江王臉色不大好的看馮飛羽一眼,道,“依飛羽看,朕是沒什麼勝算了。”
馮飛羽毫不諱言,“陛下最大的勝算已經失去了。”
靖江王目光冷厲的如同冬日溯風,望向馮飛羽的神色帶著一種懾人的逼視,馮飛羽不為所動,道,“陛下最大的勝算原在三年前,既已挑動南安與吳國公翻臉,我軍趁勢捷取江南,彼時我建議陛下當於江南打好根基,搜尋東穆太子為上。倘當時集中兵力,必可平定閩地,如此,江南半壁盡入陛下之手。且,近可聯姻南安國、鎮南國,如此,結三國同盟,抗東穆攻勢。陛下未聽我之諫言,令我回防靖江,林大將軍陳兵湖廣,自此留下閩地後患。”
有用的話不必多。
馮飛羽一席話就令靖江王老臉生疼,靖江王也只得收了那凌厲目光,唏噓嘆道,“朕每念及當初,亦是悔不聽飛羽良言哪。”當然,當初馮飛羽捷取江南數省,靖江王被靖江官員吹捧得頭腦發昏,進而率兵北上之事,靖江王選擇性的遺忘了。
馮飛羽不是個愛翻舊賬的性子,他只一說便罷,也不會揪住靖江王的老臉抽打個沒完。馮飛羽道,“現下與閩王硬碰硬,即便勝,我軍怕也只是慘勝,國力大減,得不償失。”
其實,不論是不是慘勝,只要能勝,靖江王就樂意的。但,靖江王何等老狐狸,聽馮飛羽此言,就知馮飛羽怕是有更好計策,靖江王神色微緩,眼中竟露出幾分慈愛,聲音裡都透著祥和與親暱,道,“太子待飛羽,情同父子,朕視你,亦如太孫一般。前番賜婚,你不樂意,朕也只得由你罷了。”
靖江王打起感情牌,馮飛羽並沒有應景的感動一二,他只覺可笑,靖江王真對世子有半點父子之情,如何連世子之死都不願深查。至於太孫,不,世子對他有恩情,但沒聽說過恩情還有代代相傳的道理。馮飛羽倘是什麼君叫臣死君不得不死的迂腐性子,他也不能棄前線回靖江。好在,馮飛羽知道給靖江王面子,即便心下想笑,也只是心下笑笑作罷。他不樂意同靖江王談感情,繼續道,“戰至此時,雙方的兵力,彼此心下都是有數的。閩王正是不想折損過大,方會用間用計。而今,陛下想盡可能儲存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