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3/5 頁)
她管管後宮則罷了,朝上的事,她是真的不懂。至於妃嬪……見識尚不如皇后……”
安泰帝懇切相求,謝太后也只得應了,叮囑安泰帝道,“你靜心養病,我還是那句話,不論什麼事,再重重不過你的身體,保養好了,以後多少事都做得。”
安泰帝也應了。
謝太后在先帝時就經常參與國事,安泰帝登基,但有大事,也多會問她的意見,所以,謝太后在這方面還真不陌生。她那種閱歷、手段,強大到無微不至,韋相儘管對謝太后有微辭,但相處下來,對謝太后的才幹也不由起了敬畏之心。
敬,自然是敬謝太后才幹。
畏,也是畏謝太后才幹。
說來,韋相有女在宮為昭容,育有六皇子。就是平日裡老妻進宮,聽閨女說話,謝太后對閨女也是極好的。想到這裡,韋相不禁心緒複雜。
韋相倒不是想六皇子去爭大位,韋相根本就沒這個心,便是老妻進宮,韋相也只有叮囑,讓老妻與閨女說,安穩行事的。
韋相是不禁由謝太后想到輔聖舊事,輔聖公主攝政之時,權勢滔天。還有輔聖公主的母親,太\祖皇帝之母,世祖皇后程氏,這位程皇后,如太\祖皇帝這般英明神武的開國之君,當年都沒能阻擋程皇后爭權之心。便是太\祖皇帝過逝,程皇后直至掌權到死,才將權柄交給了輔聖公主。
謝太后這些母族血親,除了謝太后的母親,那位魏國夫人沒有掌權外,如謝太后今也是大權在握。想到謝太后母族,韋相便會不由自主的心生防範,擔心謝太后走了母族老路。
韋相心緒煩惱著,倒是自謝太后代安泰帝掌政以來,曹淑妃對慈恩宮簡直是柔順到了諂媚的地步。謝太后待她倒是一如從前,另外日日前來請安的妃嬪,謝太后也是老樣子,唯有蘇皇后因有身孕,謝太后時常叮囑她保養好身子罷了。
曹淑妃同謝太后道,“自從陛下龍體微恙,臣妾這心裡,亦是無一日心安。臣妾恨不能以自己抵了陛下去,臣妾想著,別的事,臣妾做不來。想著,能不能自天祈寺請一尊菩薩到宮裡,臣妾願意為陛下日日吃齋唸佛,祈求陛下平安。”
這樣的事,謝太后如何不允。
謝太后道,“我素不信神佛,你信也是好的。”便允了曹淑妃請菩薩的事。
大家一看,這事兒不能叫曹淑妃一人佔了啊。咱們哪個不為陛下擔心啊,她們還不似曹淑妃是生有長子想謀大位的,她們說來心思更純,就是盼著安泰帝能大安,不然,她們可是都要去守寡了的。
於是,人人向請太后請求,都要請菩薩到自己宮裡,給安泰帝唸經。
蘇皇后對丈夫一樣擔心,蘇皇后還未說話,謝太后先說了,“我知皇后的心,但,唸佛什麼時候都沒見,她們沒有身孕,念一念無妨。皇后懷有龍嗣,你平平安安把孩子生下來,比唸經有用。”全了蘇皇后的臉面。至於其他人,想念就唸吧。
後宮,永遠這般的風雲暗湧。
八個月有多久,於許多人,不強彈指一揮,覺著光陰太快。
於蘇皇后,是對孩子一日復一日的期盼。
於曹淑妃,似是半世歲月的煎熬。
於戚賢妃,倒是一段寧靜的歲月,她想明白了,她的皇子畢竟是二皇子,家族很難給她明面兒上的支援。戚賢妃整個人都平靜下來,除了往慈恩宮服侍,就是去鳳儀宮看望皇后,餘者,除了抄些經文給安泰帝祈福,她竟還親自繡了一件有平安經的經文的禪衣,命人送到天祈寺去給安泰帝消災祈福。
要說這些唸經的妃嬪,心虔莫過於戚賢妃了。
謝太后都說,“賢妃不愧於這個賢字。”命人拿一套紅寶首飾賞了戚賢妃。
曹淑妃是念經的首倡者,最後卻叫戚賢妃得了尖兒,心裡那叫一個恨啊。蘇皇后已是待產的日子,這些天,謝太后命她在鳳儀宮休養,不要再去慈恩宮請安。
蘇皇后待產中聽聞戚賢妃之事,想到這些日子戚賢妃常過來說話,人亦是柔順,不比曹淑妃是個掐尖兒好強的。且,戚賢妃皇子為二皇子,於兄弟排行上低了曹淑妃所出大皇子一頭。蘇皇后自己也更喜歡戚賢妃一些,得知此事,蘇皇后吩咐近身女官,道,“拿上次得的那對羊脂玉鐲,去賞賢妃,與她說,她的心,我是知道的。”
戚賢妃一下子得了宮裡兩位巨頭的賞賜,叫宮裡諸人看得那叫一個眼熱,氣得曹淑妃當天又多給菩薩燒了幾柱香,求菩薩保住,皇后一定不能生出嫡子來。
蘇皇后生產的日子終於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