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皇后之十(第4/5 頁)
收拾好了東西,就送謝思安過去。
宜安公主陪謝老太太說了會兒話便回府去了,說到謝思安,宜安公主同丈夫道,“你說,老太太是不是有讓思安做皇子妃的意思。”
提到皇子妃一事,謝柏有些犯難。穆元帝臨終前遺旨,委實是打亂了謝莫如的計劃,謝莫如沒有親生子,便將六郎養於膝下,當初,也是六郎便父就藩。子以母貴,養於嫡母膝下的庶子,自然也要尊貴幾分的。原本,謝莫如一直是打小就接了謝思安在身邊兒養大的。要說謝莫如沒有以孃家侄女配六郎的意思,謝柏不信。
但,穆元帝臨終遺旨給六郎指了親事,還是蘇相的重孫女,蘇相二子蘇語的孫女,蘇航之女。
穆元帝已經指婚,那剩下的就是四郎五郎的親事,可六郎養了這麼久……就不知謝莫如的意思了。
宜安公主忽然道,“其實,便是側妃,也不是不可。”有謝莫如做嫡母,謝思安做了側妃,正妃怕也要把她供起來了。只要先進了門,以後可安排的餘地是極多的。
謝柏一聽這話便搖頭道,“絕不可能。皇后的性子,絕不會讓孃家侄女為側室的。”
宜安公主道,“要不,我帶倆孩子進宮給皇后請安,看看皇后的意思如何?”
謝柏道,“這也好。”
謝莫如見著謝莫春謝思安很是高興,笑道,“算著你們也該出孝了,以後只管過來,陪我說說話。陛下還說要秋狩,到時,你們隨我一道過去。”
二人起身謝恩。
謝莫如笑,“坐吧。”
一時,端寧公主過來,大家一併坐著說話。端寧公主聽說她二人也去秋狩,便叫她們去看自己的小馬,準備送她二人一人一匹,到時好一道騎著去秋狩。
孩子們去玩兒了,宜安公主陪謝莫如說了些家裡的事,謝老太太的情形,家裡謝芝兄弟如何。謝莫如道,“說來,阿芝他們也出孝了。”
宜安公主笑,“是啊,時光快的很,轉眼間,孩子們也都大了。”
謝莫如心下也是一嘆,道,“可不是麼。這也才幾個月不見莫春和思安,這一進宮,都是大姑娘了。思安輩份小,年歲卻是比莫春大的,她既出了孝,這親事也要張羅起來了。”
宜安公主臉色有些凝重,看樣子,謝莫如是沒有讓謝思安嫁到皇室的意思了。謝莫如道,“思安與莫春,都是跟我住過好幾年的,她們的親事,要是相中了誰,與我說一聲,我必不能委屈了兩個丫頭。”
宜安公主滿臉笑意的應了。
宜安公主當天回府後將事與丈夫說了,謝柏去了一趟承恩公府,與母親兄長商議了一番,既然皇后娘娘沒這個意思了,謝思安的親事就不能讓人誤會她們有謀求皇子妃之位的意思。謝柏道,“就讓思安住公主府,公主出去應酬,多帶著她,外頭人就會明白的。”謝家出了一位皇后,現下只恨家中女孩兒太少,如謝思安這樣自小跟著謝皇后長大的,雖不能去謀求皇子妃位,但也說明,謝莫如仍是扶植六郎的意思。倘謝莫如看中的仍是六郎,那麼,其他幾位皇子,將來也只是藩王。與其屆時隨藩王遠去就藩,倒還真不如在帝都尋一殷實人家。謝思安的教養出身,完全可以尋到一門上等親事。
謝松道,“這樣也好。”
謝老太太也沒意見,只是心下未免可惜。
秋狩前,謝莫如就與丈夫說起四郎五郎的親事來,昭明帝還道,“我看思安那孩子不錯,自小看到大的,知根知底,品性也好。”他倒不介意妻子孃家出一位皇子妃。
謝莫如笑,“我既是陛下的皇后,凡事更當慎重。有侄女做兒媳,我這心怕是要擺不平了,我也想過此事,還是算了。陛下為我拒選後宮,我也當為陛下多考慮。人都有私心,還是自源頭把私心掐了的好。陛下讓我看的女孩子,唐家、賀家、韋家的女孩子都不錯。”
夫妻多年,也不必那客套腔,昭明帝捏捏妻子的手,與妻子道,“唐家我一直有些猶豫,唐相為首輔,你說,要是選唐氏女為皇子妃,唐相會不會有些偏頗?”
“私心當然有,但,蘇相當年重孫子為安平郡王妃,還不照樣為先帝分憂嗎。”謝莫如笑,“陛下再想想我當年。”她嫁給昭明帝多少年,謝老尚書還騎牆頭呢,指望著一個女人改變政治人物的立場,僅靠親緣是絕對不夠的,那得需要實實在在的利益。
昭明帝一笑,“那便以唐氏女配四郎,以賀氏女配五郎。”
“韋氏女呢?”
“北涼王太子向我求娶我朝貴女,以韋氏女為北涼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