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2/2 頁)
“你還說?”
“好嘛,我不說了。”
熊孩子閉上了嘴巴,而旁邊的孩子卻搶過那口短劍,看著騎士,滿臉警惕之色。
“你打聽阿閦奴哥哥作甚?”
騎士沒想到,這形式說變就變。
他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小娃娃不要擔心,我只是看那少年神力驚人,故而有些好奇,所以才來詢問。”
“哼,我告訴你,別想欺負阿閦奴哥哥。
他阿爹是楊縣尉,如果你們敢欺負他,到時候我就讓我爹告訴楊縣尉,把你們抓起來。”
“唔,原來是縣尉公子。”
騎士故作畏懼狀,卻讓那孩子立刻放鬆了警惕。
“阿閦奴哥哥一個人住在山下,他雖然有些傻傻的,卻是個好人。
以前不管我們怎麼欺負他,他都不生氣,還陪我們玩,給我們好吃的……只是前些日子,他被雷劈了一下。從那之後,就不怎麼陪我們玩了,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我阿爹阿孃雖然不讓我找他玩,可我卻知道,阿閦奴哥哥是一個好人。”
騎士輕輕點頭,然後笑道:“當然,他剛才為了救人獨鬥狂牛,不是好人可做不來。”
和孩子又聊了幾句,騎士臨走時還是把短劍送給了那些孩子。
“將軍,怎麼樣?”
他上了馬,身後有騎士上前問道:“那小子有如此神力,而且膽氣過人,是個人物。”
“可惜,是個阿痴。”
“啊?”
“他是昌平縣縣尉之子,不知道為什麼卻獨居在這虎谷山下。
算了,我們此次前來身負重任,還是儘量避免打草驚蛇。若你真有興趣,等事情結束了,可以找那縣尉詢問……好了,咱們再趕一程,天黑之前必須抵達昌平。”
++++++++++++++++++++++++++++++++++++++++++++++++++
夕陽,西墜。
楊守文騎著牛,踏著暮色,慢悠悠來到山下的村莊。
這是一個無名小村,人口滿打滿算不過百餘人。這裡距離昌平縣城,大約有十里左右,毗鄰官道。向北四五十里,就是居庸關;向西北五十多里,是一個羈縻州。
時,聖曆元年。
聖母神皇,也就是那位千古女帝武曌已登基七載。
在經歷了無數次血腥殺戮之後,朝堂上的政局正逐漸走向平穩。然而已過古稀之年的聖母神皇,則呈現出遲暮之態。她坐鎮神都,掌控天下,卻始終無法平定邊塞狼煙。
沒辦法,當初為了穩定朝局,她不得已大開殺戒。
無數能征善戰的猛將死於莫須有的罪民之下,雖換來了朝局的穩定,卻也使得兵備廢弛。同時,由於均田制的瓦解,也使得府兵制度面臨崩壞的局面。而隨著一段時間內對外戰事接連失敗,更讓這位女皇對朝堂上的武將懷有莫名的懷疑。
於是乎,女皇只能依靠武氏族人來強化軍備,以期在未來的某一天可以扭轉頹勢。
不過這一切,對於楊守文而言卻顯得格外遙遠。
昌平位於邊塞,隸屬於幽州都督府。而這幽州,自古以來便是苦寒之地,和那繁華的神都,有著千里之遙。所以,朝堂上的變化與他並沒有太大關係。也許對那些達官貴人而言,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但不得不說對普通百姓來說,這個時代並不算太壞。
楊承烈名下的兩百畝職田,就坐落在小村周圍。
當楊守文騎著牛走進村莊的時候,就見炊煙裊裊,小村更呈現出寧靜和祥和之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