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名單(第1/1 頁)
孤軍營內。
對於“自由”這件事,謝中民只告訴了親近的幾個軍官,反正這些軍官都沒可能出去。
所以,也不怕他們洩密。
而他們也對這件事持不同的態度。
甚至覺得,如果不是陸經世出面聯絡的話,他們甚至懷疑這是日本人搞出來分化和挑撥孤軍營官兵的矛盾的。
要知道,被關押兩年了,人心早就不復當初了,一旦真有釋放的可能,只要不是當漢奸,怎麼沒人想離開這個地方?
而且,誰阻攔,那必將成為這些想出去的人的敵人。
日人不是沒誘惑過,只是他們從來沒想過要從底層的官兵下手,只針對孤軍營的連以上的軍官。
這些軍官都是與日寇浴血廝殺過來的,那是帶著刻骨仇恨的,自然不會附逆。
所以,日本人的高官厚祿的收買沒什麼效果,何況,他們想要接觸普通官兵也很難。
但如果真是自己人想辦法營救,那就沒有阻攔的理由了。
最大的問題是。
誰出去,誰不出去?
誰不向往自由?
當然,謝中民可以拒絕,將這個訊息給壓下來,陸經世估計也會配合,不會洩露。
問題是,將來手下人知道有這一個自由的機會,就因為他的自私而給拒絕了,他們不會記恨自己嗎?
謝中民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做了一個通報。
集體決策。
這事兒太大了。
如果能成,那自然是好事兒,畢竟他一直都在努力,希望工部局當局能夠遵照當初的協議約定,釋放他們。
但每一次他寫給工部局的信都是石沉大海,彷彿對方就沒有收到一樣。
很明顯,如果能有一部分官兵獲得自由,孤軍營的軍官們都不想反對,這是好事兒。
底層官兵能夠出去,就能把孤軍營的情況傳遞出去,讓民眾和國府知道他們還在抗爭,沒有丟掉民族氣節。
問題是,這一次能出去多少人,名單又該如何確定。
謝中民連續三天晚上,召集連級以上軍官秘密開會,終於將自由人員名單的篩選原則給定了下來。
身體不好的,年紀超過三十五歲的,有殘疾的,為第一檔次,能走多少,走多少。
第二檔次,家中獨子的,還沒有結婚的,無後的。
如果前面兩檔人數已經滿足了,那就不用考慮了,如果不夠,那剩下的,以普通官兵優先原則。
如果按照三分之一可以離開的話,那就是差不多一百人左右。
就三百號人,在一起朝夕相處兩年了,誰是誰的底兒,那大家都清楚,當然,如果你刻意隱瞞的話,那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原本是想用抓鬮的方式,誰抓到離開,那就誰走,這樣也算公平,可思來想去,還是用篩選的方式,雖然不確定孤軍營最後的前途如何,但就算用抓鬮的方式,也不會讓人滿意的。
但篩選的話,只要把條件公佈,那意見就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