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看來,你們真的很怕我啊!(第1/4 頁)
“魔術師”如此推崇喬丹。
喬丹卻讓他失望了。
第一節結束,“夢之隊”仍舊只是以6分的分差領先著大學生陪練團。
換句話說,孟浪上場,幫助大學生陪練團穩住了局面。
倒不是喬丹的發揮不好。
哈達威的挑釁,讓喬丹切換形態,單節砍下了15分,完全不可阻擋。
原因之一,是約翰遜本人。
他拖了喬丹的後腿。
是這樣的,最大黑粉往往就是“粉頭”!
個人進攻端狀態不佳外,他被孟浪以之前對待喬丹一樣的方式,“盜”了兩波。兩次搶斷後,大學生陪練團還都打成了快攻。大大減緩了喬丹摧毀大學生陪練團的速度。
另外……
“這小子第一節3投3中?”
看到孟浪的資料統計,連喬丹都有些意外。
他印象裡,孟浪除了用下三濫的手段,搶了幾個球外,並沒有什麼建樹。按說他頂多兩三個搶斷,外加幾個助攻才對。
可這資料單清楚的記錄著孟浪華麗的資料:
7分2籃板3助攻3搶斷!
喬丹認為資料更好的希爾還有哈達威,卻分別只有3分1籃板2助攻以及5分3籃板1助攻。
這傢伙在用自己的方式影響比賽!
戴利同樣注意到了這一點。
而且在場邊站著的他,比喬丹更能全面地瞭解到孟浪做了些什麼。
這是個非常聰明的球員!
他三次“孟式搶斷”毫無規律可言,——查克-戴利覺得有必要為這種手法取個名字,它是這麼的簡單、骯髒,卻有奇效——“魔術師”在遭了一次後,已經儘可能地避免了這樣的事情。
他學著邁克爾-喬丹在拿到球后,先四處看上一圈,確保孟浪沒有躲在哪個骯髒的角落。
但這畢竟還沒有形成習慣。
兩三個回合沒有異常情況,警報解除後,便又不再那麼警惕。
另外,他儘可能地隱藏了自己出眾的狀態。
不想對上邁克爾-喬丹,這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觀察到這一點後,查克-戴利突然間又明白過來,為什麼今天的哈達威膽子會這麼大了!——別告訴我,這都是他的自作主張,那個華夏小鬼都快將“我是這隻球隊的絕對領導者”頂在腦門上了。
但真等戴利想要對孟浪做出一些限制,他又發現,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星光熠熠的“夢之隊”並沒有那麼多外線的防守強人!
喬丹的眼裡,現在只有哈達威。
將他摧毀之前,戴利相信,這傢伙不會有意向去防守其他的球員。
格蘭特-希爾的突破能力讓“魔術師”約翰遜無所適從。這是他拖喬丹後腿的第二個方面。
解決的方案是放上斯蒂芬-皮蓬這個喬丹最棒的幫手。
只是這麼一來……
“夢之隊”的側翼便只剩下了“滑翔機”德雷克斯勒以及“上帝的左手”克里斯-穆林。
德雷克斯勒是個好的“搶斷手”,但好的“搶斷手”不代表他是好的防守者。克里斯-穆林跟他差不多,上帝賦予的“左手”讓他擁有出眾的搶斷能力,可也僅此而已。
呵~
意外的難題,讓查克-戴利不由得伸手撓了撓自己的頭皮,他感覺有些荒誕。他居然在執教“夢之隊”的時候,對一個寂寂無名的菜鳥有了頭疼的感覺。
限制的方式其實還有很多:聯防、包夾……
但這幫“超巨”肯定拉不下這個臉去幹這種事情。
喬丹想要贏下這場比賽,但也只是在一定範圍內。
若不然,若干年後,當這件事情披露,說他們這幫傢伙對著一個初出茅廬的菜鳥抓耳撓腮,無所不用其極。要是孟浪打出了名氣還好,但凡是個“傷仲永”,只怕嘲笑聲將會鋪天蓋地,他們這個時代的含金量也會大打折扣。
人的名,樹的影,風吹揚花遠揚名!
查克-戴利最終的選擇是:
讓改變自己發生!
他相信,比賽繼續,當大學生陪練團撐不住了,這個“幕後黑手”會站出來,拯救球隊。認清了誰才是大學生陪練團的大boss後,邁克爾-喬丹也會自己做出判斷!
哈達威不行,格蘭特-希爾做不到,但孟浪的狀態一直持續的話,有這樣的機率做到這件事情。
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