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第3/4 頁)
道陵仙師所創,秉承太上道法,忘情修身,煉符證道,傳承已經有接近兩千年,可謂淵遠流長,而對於符……世人皆言信則有不信則無……”
楊凌的臉很黑,尼瑪,你可是道士,說這話幾個意思?
“你的意思是你也是不相信符的?”
餘青航嘴巴張了幾下還是點點頭,“楊前輩,天師道雖然是道家正宗起源,但卻誤入歧途,醉心於畫符唸咒,不修根本,後來更是分裂為大大小小數十宗門,其中以茅山上清道、閣皂山靈寶道、龍虎山天師道為首,統稱正一派,雖然他們也修性養神,但與我們全真派修行殊途,我們一貫是不太認同他們的觀念的,所以平時也幾乎沒什麼往來!”
楊凌臉皮抽抽了幾下,道家門派之間的鬥爭由來已久,就和中國人喜歡窩裡鬥一個尿性,這也是中國的道家一直幹不過佛家的緣由,自己人都不團結互相挖牆腳拆臺,難道道家兩派就不能把畫符和煉丹統一起來麼,畫符的也煉丹,煉丹的也畫符,那多好,和諧而同一,兩手都要硬……
不過楊凌沒空去關心這些屁事,正一派也好,全真派也好,互相掐脖子踢蛋蛋他都懶得管,他只想找幾個真正會畫符的傢伙來幫忙設計魔法卷軸。
這時吳雁長介面說:“師傅,其實對於符一說,大部分都是假的,傳說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接受太上老君點化,修習仙法,但也不過活到一百二十三歲就死了,這個歲數,基本上也就練體境後天境界的壽元,先天都沒有突破,所以,這幾年我也在思考華夏的道家文化以及傳說中那些神仙,包括老子這些人物是否真的就是神仙,或者說他們即便是神仙,又到底達到了什麼級別,如果說神仙,我們現在在世人眼中也算是神仙,飛天遁地,騰雲駕霧,道術法寶,萬里之外取人性命,而道藏典籍中有記載,老子得道之日頭頂三花齊放,一氣化三清,成就了道家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帝君,而根據現在我們的理解看來,老子當初也不過達到了虛境大圓滿的清虛境而已,後來三清宮廣收門徒,廣佈道場,陸續收下諸多弟子,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崑崙玉虛宮下十二金仙,也就是封神演義之中描述的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等這些居於洞天福地之中的神仙人物,這些人物在封神之戰中也有描述被截教的大陣斬去胸中五氣,削落頭頂三花,按照字面意思,應該十二金仙也達到了清虛境,但十二金仙在我們道家的正史之中是沒有任何記載的,比如長安附近翠華山就有太乙池,傳說太乙真人曾在此修真練道,後來於此羽化飛昇,如果太乙真人真的是清虛境,何來飛昇之說,虛境大能壽元數十萬載,怎麼可能死,所以,我認為道家文化中的水分含量很高,大部分只不過民間臆想出來的東西,或許真有其人,但不過遠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還有,崑崙玉虛宮如今就在師傅您的手中,本來就是玉虛子的一件四階法寶八極幻星陣衍化而來,而十二金仙的人物具都出現在玉虛宮門下……”
第一三五八章 畫符不靠譜
吳雁長說到這裡,楊凌頓時想起當初得到八極幻星陣的過程,其中在一副骷髏骨架手裡找到一塊黑色玉簡,記錄的正是玉虛宮一個弟子留下來的日記,在逃脫魔族追殺的時候身負重傷,流落數年之後來到地球,然後培養了一些弟子,不過缺乏靈氣,幾個徒弟都不成器,導致他最後鬱鬱而終,而且在玉簡之中,他還提到了一個叫太乙師叔的人。
難道真的是這樣?
楊凌不僅皺起眉頭問:“你的意思是說傳說中的神仙都是當初帶著玉虛宮來到地球的傢伙弄出來的?”
吳雁長一臉嚴肅的恭恭敬敬行禮:“師傅,唯有此猜測才合情合理,其實這件事我早就想說,但一直感覺意義不太大才沒有說出口,如今我們踏足練氣境,不日將會突破靈境,未來可能還有機會和師傅一樣突破虛境,關於地球上道家的理念可以說基本上已經完全崩潰,回想那些如今還高高供奉在各個道觀神龕上的神仙,總感覺有一種恍惚錯覺,他們也只不過和我們一樣,是一群修真練氣的普通修士而已,老子和三清帝君這些神話人物,最多不過清虛境,而所謂的十二金仙,估計最多初入虛境而已,至於剩下的神仙,或許只有靈境和練氣境。”
“但封神演義這些書中的記載又怎麼解釋?”楊凌摸著下巴問,對於吳雁長的解釋,他並不感到驚奇,實際上他也有過這種想法,只不過事不關己,不太關心而已。
“封神演義只不過是一本明朝的小說,純粹根據野史杜撰出來的演義故事而已,和事實絕對差距巨大甚至沒有任何聯絡,完全當不得真,而且,所謂的老子、三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