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發揚光大,給道教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呂祖的道術,講究身內有丹藥,修持在個人,按照呂祖這一派的修練方法,雖然未必真能成仙飛昇,但有些人練就了一身精深的內功還是有可能的。像呂祖從唐末一直活到熙寧年間還在世,如果真的至少要有二百歲還多。
《全唐詩》中收錄了呂洞賓的詩詞共二百多首,《唐才子傳》中也有他的傳記。所以呂祖作為一名詩人也是當之無愧的。我們細品一下呂祖的這些詩,有的還寫的真不錯,請看這一首:梧桐影
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此詩雖然寥寥幾字,但意味深長,可媲美太白之“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那篇。再看這首:九重天子寰中貴,五等諸侯門外尊。
爭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屬乾坤。不教性命屬乾坤,這是何等的氣魄,決非哀嘆“明日愁來明日愁”的書生之輩能講得出口,自是仙家本色。而和其他一些道家“仙人”們猶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樣莊嚴刻板的詩比起來,呂祖的詩讀來更有一種神采飛揚的感覺。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純陽真人--呂岩(4)
呂祖這篇《答僧見》,大概可以算作是他的一個自況吧: 三千里外無家客,七百年來雲水身。
行滿蓬萊為別館,道成瓦礫盡黃金。
待賓槪�鋶4婢疲��┞�斜鷯寫骸�
積德求師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親。無家無業,無拘無束,三千里來去自如,如雲如水,如鶴如松,七百年暑盡寒來。大道修成,瓦礫盡黃金,黃金皆瓦礫。美酒飽飲,君山為我枕,我枕是君山。品呂祖之詩,遙想呂祖之風采,焉能不心折神服?
華山睡仙--陳摶老祖(1)
陳摶老祖是有名的睡仙,他曾說:“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覆地。南北任眠,東西隨睡。轟雷掣電泰山摧,萬丈海水空裡墜,驪龍叫喊鬼神驚,臣當恁時正酣睡……”
說起來唐末五代時,有不少的仙家逸人。除了上篇所說的呂洞賓外,還有杜光庭、譚峭、李八百、麻衣道者、李琪、毛女等眾多世外高人,是個“神仙”輩出的時代,說來這“神仙”之輩,多出現在亂世之中,究其原因,大概是這樣的時候,高素質的人才沒有辦法走正常的科舉功名之道,退而求道學仙,以這些人的聰明,學道自然也卓有大觀。
陳摶老祖據說早年是個弱智兒童,和呂祖他們生來就聰穎無比大不相同,據說他四五歲還不會說話,但正像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經常遇到天下掉餡餅的事一樣,小陳摶這天在渦水河邊玩耍,一個青衣女人過來餵了陳摶一回奶(陳摶老祖四五歲了還吃奶?),據說這個青衣女子就是從秦朝一直活到那時候的毛女。這口奶可不同尋常,陳摶此後,尤如虛竹盡得逍遙子的內力一般,變得不但能開口說話,而且張口就能讀詩,變得冰雪聰明。
陳摶雖然聰明過人,早早地就熟讀了諸子百家的經書,但在當時日益腐敗的科場中卻屢屢下第,陳摶的一腔熱情終於慢慢冰冷了,這時他父母雙亡,於是將家財散盡,棄儒學道,潛心研究毛女傳他的“煉形歸氣、煉氣歸神、煉神歸虛”之心法,天長日久,已有所成。說來陳摶和其他喜歡默默無聞的仙人不同,陳摶還是比較喜歡出名的,於是不久他的大名就傳到了後唐明宗皇帝的耳朵中。
俗話說:“做了皇帝想登仙”,歷來的皇帝對“仙人”都是比較感興趣的,於是就宣陳摶來朝。陳摶先生到了金殿之上,長揖不拜,左右文武都大驚失色,皇帝卻不生氣——仙人要有仙人的架子嘛,皇帝親自拉起陳摶的手,命人拿繡墩給他坐。但陳摶擺足了架子,卻自稱是“山野鄙夫”,要求“乞賜放歸,以全野性”。皇帝哪裡肯放,想授與他官職,陳摶也堅辭不就,陳摶越這樣,皇帝越覺得陳摶“偉大”,於是將其安排在最豪華的五星級賓館中,作為京師中最高檔的賓館,自然華麗無比,飲食玩樂諸般器物俱全,但陳摶一無所取,只是要了個蒲團坐在上面終日安睡。
皇帝無可奈何,於是找人商量,這時候馮道(就是那個著名的官場不倒翁,經歷五代皇帝,卻可以代代紅,決非省油之燈)出了個主意。馮道有一肚子鬼主意,他對皇帝說:“人間的誘惑莫過於酒色,七情莫甚於愛慾,六慾莫甚於男女。陳摶在山裡住了這麼多年,恐怕見了母豬也當貂蟬,皇上您賜他一罈極品好酒,然後派美女三人,聲稱給他暖足,趁機色誘他。他上了咱送的美女,那他就完全聽咱的話了。”小人之見也略同,皇帝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