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人進山尋找隱藏的處所,並且在沿途留下了記號,以方便王山可以找來。
芒碭山據傳素有仙氣,大聖孔子曾在此避雨,秦始皇東南望有天子之氣,也曾經東遊而壓之,就連歷史上的劉邦也是斬白蛇而起義。楊林知道現在的劉邦已死,但卻不知此仙山是否真有那般神奇。
他帶著眾人重新進山,因為是在早晨,太陽初升,以芒碭山坐東朝西的方位,楊林等人目前是無法見到太陽的,他們也只能估摸著大概的方位前行,沿途的樹幹上,每過百丈,夏侯嬰便會在樹幹的根部用劍刻上隱秘的記號。這般做,既可以保證出山的路徑,又可以避免迷路。
山中崎嶇,更有腐葉沼澤相伴,路上的艱辛自然不必多說,然而,因為楊林保證餓不到肚子,跟隨的眾人也未因此而有怨言,現在他們已經是無論可走了,唯有跟隨楊林。
一行上百人,終於在晌午的時候見到了太陽,以芒碭山的蔥鬱和山峰的高度,遮掩了半日的太陽高高的懸掛在了眾人頭上。楊林心中大喜,如此便可確定方向了,他算了算,此時他們正在朝著東南的方向進山。
隨後,楊林命眾人暫時休息,又令李霸分發口糧,他便和夏侯嬰以及曹參商量起來,按照他的意思,則是繼續朝東南方向前進,因為如此一來,不變向的情況下,迷路的可能性便會大大的降低。
曹參二人也無異議,因此休息完畢,眾人繼續朝著東南方向前行,如此行走了一天,黃昏時間,楊林等人終於尋到一處安身的處所。這是一個巨大的溶洞,四周草木蔥鬱,在溶洞外面還有一處比較平坦的大岩石,另外還有瀑布從溶洞上方飛流而下,融入岩石邊上的池潭。
楊林趁著天色還未黑暗,他來回望了許多次,心中不由讚歎,遠遠看去,溶洞的上方一抹紫色雲霧籠罩,而平坦的岩石正好可以留作日常活動所用,同時池潭恰到好處的解決了飲水,說不定潭中有魚,又順便可以緩解糧食的壓力。
“曹參大哥,此處不錯。”楊林滿意的對身旁的曹參說道。
後者聞言,也是點了點頭,再道:“確實不錯,這山洞遼闊,可以避風避雨,又有池潭在旁,可謂是風水寶地啊。”
“既如此,夏侯嬰,命所有人在此安寨。”楊林立刻吩咐道。
夏侯嬰即刻去將楊林的命令通告下去,眾人得命,便入洞進行清理,同時李霸還帶領一部分人去山林中砍取木材,有了溶洞,現在倒不至於害怕因生火而被人發現,且這深山老林,更不會出現人煙。
生起火,吃好晚飯,眾人終於可以不必露宿的睡個安穩覺了,不過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楊林還是安排了數人進行夜間巡查。
隨後,楊林同樣是早早的進入了夢鄉,這些日子,他比任何人的負擔都要重,他所考慮的不僅僅只是眼前的活命,還要為日後起義做準備,現在的他,已經走上了回不了頭的路。
睡夢中的楊林突然面色上佈滿了汗珠,表情很是驚訝。夢中,他聽到山洞外沙沙的驚響,醒過來的他起身看去,只見洞外一抹白色在這夜間異常突兀,楊林定了定神,隨後不由大驚,那是一條數丈長的白莽,此時的白莽正吐著信子,朝著他襲擊過來。來不及多想,焦急之下,楊林拔出佩劍,對著白莽的血腥頭顱砍了下去。
隨後,大喝一聲的楊林突然睜開了雙眼,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聽著洞外安靜的風聲,後背不由驚起冷汗,原來,剛才的事情都是一場夢。
正文 第六十五章 白莽頭
在楊林驚訝大叫而醒的同時,山洞外巡邏的數人也是一陣驚呼,如此動靜自然令睡夢中的眾人都醒過來,不過這些人沒有率先看向洞外,而都是異樣的眼神望向楊林。
見到眾人的眼神,楊林不由疑惑,暗道自己雖然驚呼,卻也沒有洞外的那般動靜,為何所有人都看向他呢?“夏侯嬰,你們這是?”楊林招喚來夏侯嬰,低聲詢問道。
見到眾人的表情,夏侯嬰心中萬分驚訝,他也嘀咕大家莫非做了相同的夢?隨後,夏侯嬰猶豫了一下,還是低沉的回答道:“亭長,方才在夢中,嬰夢到您一劍砍下一條數丈白莽的頭顱。莫不成,大家也做了同一個夢,所以才會這樣看向您。”
聞言,楊林比之夏侯嬰還要吃驚,若真是這樣,難道這就是天意?斬白蛇而起義。
隨後,他對夏侯嬰凝重的說道:“我亦在夢中見到自己砍殺了白莽的頭顱,這才驚醒。”
“什麼?”夏侯嬰不可思議的看向楊林,“亭長,您,您……”他驚訝的說不出了話,“這難道是上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