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曹參立刻下去安排。
“按照秦軍的行軍速度,應該還需要兩日時間才能抵達城下,這兩日還請主公做好應對的策略。”蕭何再次提醒道。
楊林望向後者,立即詢問道:“蕭縣丞可有何謀略?還請獻計。”
蕭何捋著鬍子想了想,最後沉聲繼續說道:“兩日的時間我們還可以做出許多準備,主公前幾日不是讓城內百姓砍伐樹木和採石嗎,這兩日我們可繼續儲存這些物資,一旦秦軍圍城,惡戰打起,想必不是一日兩日便可解決的。當然,糧食和水也需做好充足的準備。”
楊林聞言,點頭表示贊同,隨後他在吩咐道:“砍伐樹木和採石,王山,繼續由你負責,這兩日時間務必爭取儘量多的儲存。至於糧食和水,蕭縣丞,此事還需你費心了。”
蕭何也不推脫,現在的局面只有眾人齊心協力輔佐楊林才能渡過去,他即刻拱手說道:“蕭何接令,請主公儘可放心,蕭何先行告退。”然後他快步離去,著手購糧。
“趙猛,前幾日命你帶領工匠修補城牆,可已經完成了?”楊林看向趙猛,十分上心的再道。
趙猛急忙出列,拱手行禮回答道:“已經修補完畢,猛現在再去巡視一番?”說完他就要告退。
“等等……”楊林揮著衣袖讓後者莫要著急離去,而後繼續吩咐道:“你速去帶領工匠將城門加固,莫要小看了秦軍的攻城車。還有,弓箭製作的如何了?”
成立工吏後,除去修繕城牆,面對武器短缺的沛軍,楊林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製作弓箭,弓箭不同於弩,秦弩的製作精密,可延時發射也可精確瞄準,可以說秦軍掃平六國,弩的功勞不可莫。
楊林也知道以目前工匠們的水平還製造不出弩,便轉而求其次的模仿秦弓的式樣大力製作弓箭。沛縣城附近因為沒有被焚燒,桑樹密集,桑木正好適合製作弓箭和弩,取材便利,而弓箭正是守城的利器啊。
聞言,趙猛當即再次彙報道:“因為木匠和鐵匠的人數限制,目前,三天時間僅僅製作了三十多把弓箭,以及百餘杆青銅箭。而且,青銅方面還需要製作武器,所以需求量很大,以目前工吏的運作力,恐怕一時之間難以解決。”
聽到數量後,楊林表情有些凝重,三十多把弓還不夠一輪的射擊,現在沛軍的底蘊太薄了。
“命鐵匠全力生產箭支,攻城時,消耗會很大。”楊林低聲吩咐道,隨即他再問向夏侯嬰,“如今全軍還有多少弓箭?”
夏侯嬰對於自己的家底十分熟悉,想也沒有想,立刻稟報道:“全軍目前總共配備弓手五十人,箭支五百。若是算是工吏那邊生產的三十多把,全軍弓手可增加至八十餘人。”
“八十餘人?”楊林點點頭,總數還算不錯,接近了全軍人數的一成,“這兩日命這八十餘名弓箭手勤奮練習準頭,咱們的箭支不多,必須要保證精準度。”
“諾!”夏侯嬰和趙猛兩人紛紛接令離去。
最後楊林散去眾人,自己在親衛的帶領下,親自又去巡視一番,而在城樓下,眾多百姓正在挖掘護城河,楊林才想起前幾日自己的命令,挖掘護城河任務量重大,短短兩日時間根本不能夠將整個沛縣城都覆蓋到。
不過,他似乎想到了主意,又立刻趕回縣衙,命人取來地圖,他細細看了一番後,急忙讓人找來王山,目光閃爍的說道:“王山,你可還記得去年冬天咱們進山狩獵的情形?”
“此事當然記得,當時還是主公發明的楔形方陣,麗水亭的百姓才能夠狩獵到野獸。主公問此,可是有事?”王山低吟了後,回答道。
“你看沛縣城的地圖,西面環林,南面靠山,北面有河,唯有東面地形平坦,適合千人的陣列和攻城器械的運作。如果我所料不錯,郡監平此次攻城,也會將東面的城門作為重點。”楊林指著地圖,迅速的分析道。
王山聞此,細想之後也明白了楊林的意思。依照沛縣四周的地形環境,東面城門的確會是攻擊重點,否則,若是在其他三面進攻,秦軍的實力會因為地形的因素而大打折扣。
楊林指著東面的城牆,說道:“你速去讓挖掘護城河的百姓全部投入到東面的城牆,務必在明日晚上挖掘成功。還有,你再去通知趙猛,讓木匠製作足夠多的木方楔陣。”
正文 第十八章 秦軍壓至 (第三更)
一切都安排了下去,楊林心中還是十分擔心,秦軍此次來勢兇猛,楊林身上的擔子沉重,容不得分毫的差錯。
等晚上再聚集時,眾人面上依舊凝重,其中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