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2/4 頁)
己士卒的實力,是一個將領的基本準則,否則,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兵,又怎麼可能打得了勝仗呢?
扶蘇策馬上前,此時張延已經準備齊全,只待扶蘇一聲令下,整個大軍便可拔營而起,扶蘇見到後者,沉聲說道:“蕭關為咸陽要塞之一,素來與函谷關,武關,大散關並列,被人稱為“秦之四塞”,此去,我大軍雖然兵力裝備佔據絕對優勢,但也不可急功近利。”
聽到叮囑,張延拱手行禮說道:“請皇長子放心,延在蒙恬大將軍手下多年,雖然抵不過大將軍,卻也知道行兵打仗之法。此戰,就請皇長子坐鎮後方,等待我軍勝利的訊息。”他心中豪慨萬分,隱隱的興奮不已。
“出發!”扶蘇拔劍,高喝道。
聞言,整個大軍震天之聲響徹在這片大地上,“吼——,吼——”
隨後張延策馬回身,一馬當先的領兵而出,緊接著便是各個將領緊隨其後,十萬大軍列開長長的陣型,遠遠望去,就如同一條玄黑色的大蟒在黃土高坡上行進,大軍揚起的滾滾煙塵久久不能消散。
“皇長子,蒙毅便隨軍而去了,請您等待勝利的訊息。”蒙毅這時也是上前恭敬的行禮請辭。
扶蘇深沉的點了點頭,對後者吩咐道:“路上要多加小心,汝身為參軍,需多多提醒張延,讓他勿要大意輕敵。蕭關守將乃是白公允,此人是我大秦蓋世名將白起的後人,雖然白氏家族已經破落,但不可否認,白起的後人無一人是庸將。”
知道扶蘇的擔憂,蒙毅立刻再道:“毅明白了,白公允我也聽聞兄長在世時提起過,論起用兵之道,兄長對於此人也是推贊有佳。”
“汝能明白便好。那我便在後方靜等佳音了!”扶蘇凝重的點頭說道。
而蒙毅則恭敬的告辭,隨後快馬加鞭的追趕上去。整個軍隊就是這般浩浩蕩蕩的出兵蕭關,上郡如今全部落入扶蘇手中,沿途的各縣城百姓見到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大軍,都是面露喜色,此一去,便是決定了扶蘇攻取咸陽奪取皇位的基礎。蕭關,整個上郡百姓和十萬軍隊都是勢在必得。
而在咸陽城中,趙高也是第一時間接到了上郡出兵的訊息,聽聞後,他神情陰沉,並未將此事告知於胡亥,因為他明白,這個酒色皇帝如今根本不理朝政,告訴後者,也只會令他驚恐而已,若論起解決方案,還是得靠他趙高出謀劃策。如此一來,還不如不告知,他這般獨攬大權豈不快哉?
趙高在府內踱來踱去,似乎是在想這破敵之策,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坐在咸陽城內的丞相是他,而不是李斯,即便不為了胡亥,只為了他自己著想,他也不可能任由扶蘇領兵攻取下咸陽城。思來想去之後,他立刻取出布帛,揮揮灑灑的在上面書信一封,而後交於心腹,冷柔的聲音說道:“速去將此信交於閻樂。記住,一定是親自交到他手上,萬萬不可出現閃失!”
“諾,屬下明白!”這名心腹將信裹入懷中,立刻出了丞相府,策馬疾奔三川郡,自李由逃離後,三川郡便落入了閻樂的手中。
趙高對此似乎還是不放心,又急忙以胡亥的名義下達聖旨,命南面的武關,西面的函谷關立刻增兵蕭關,同時,再令咸陽的數萬守軍也是一同支援。如此這般,整個咸陽城兵力立刻空虛,也僅僅只留下了數千的守軍,和近五千的咸陽宮禁衛軍。
從這一點可知,趙高是在孤投一擲,蕭關守不守得住,將決定了咸陽城的歸屬以及皇位的歸屬。蕭關距離咸陽城只有一日的距離,若是騎兵,只需半日時間便可抵達,而隨著趙高命令的下達,咸陽城的守軍也是第一時間趕到了巍巍的蕭關大營。
蕭關守將白公允聽聞趙高增兵,他不安的心才穩住,大帳之中,他一抹喜色的對著屬下說道:“趙丞相派來的咸陽城守軍已經抵達,如此我蕭關便可擁有近五萬的兵力,聽斥候來報,此次張延領兵十萬,欲一日血洗我蕭關。若是沒有趙丞相的增兵,或許還真會被他攻克。但此時,呵呵——,只要我們死守城關,以關外的險峻,他張延即便是會飛,也絕不可能被他攻取下來了。”
“將軍所言極是,沒想到趙丞相獨攬大權,卻也沒有糊塗啊,否則我蕭關難保,咸陽城難保。”有屬下出列附和道。
聞言,白公允也是贊同的點頭,說道:“趙高此人,雖然心機毒辣,但也是眼光甚遠,知道輕重。我雖不喜此人,但我等身為守將,守衛的便是咸陽城和陛下。汝等切不可因為對方是扶蘇皇長子而有惻隱之心,我等的職責在此,不可有絲毫的懈怠。”
“諾!我等皆明白。”眾將附議齊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