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
楊林面色有些陰沉的看向兩人,喝斥道:“汝等還知道自己的過錯。”
李霸對於楊林忠心耿耿,他也沒有了往日的大嗓門,低聲說道:“主公,俺知道錯了,請您懲罰。”
“汝二人向我保證救回韓王,既然立下軍令狀,該如何懲罰,還用我說嗎?”楊林揮手冷哼道,絲毫不顧及兄弟之情。
“主公,三思啊。”蕭何焦急的求情道。
“請主公三思。”
“主公……”
韓信等將領也紛紛勸說,希望楊林能夠網開一面。
楊林見此,並未說話,他看向張良,意思很明確。張良擦了擦淚水,有些寂落的說道:“沛公,曹將軍和李將軍為救韓王不惜以身犯險。逝者如斯夫,良知道他們心中也不想如此,沛公,三思。”
聞此言,楊林略有猶豫,說道:“汝等還不謝過張良先生。”
“謝先生。”李霸二人立刻行禮說道。
隨後,張良將韓王的屍體搬上馬車,準備厚葬。楊林也命沛軍打掃戰場,收取秦軍武器以及糧草。白坪山一戰,全殲李由,令大梁城的扶蘇依然無法得到援助,這也算是切斷了扶蘇的後方。
“張良先生,韓王雖然身死,但故韓百姓還在。林知道先生心中的抱負,可先生,您一心輔佐韓王復國,難道是為了韓國王室嗎?”沉默了片刻,楊林見到張良一路不語,他終於開口說道。
張良嘆了嘆氣,說道:“沛公的意思良心中全知,請沛公放心,良會以百姓為重。”
“先生能如此想,才是故韓百姓之福,”楊林也終於放下心,他知道張良並未意志消沉,而現在他們所要做的,便是在故韓之地紮根立足。
李由戰死白坪山的事情不出幾日便天下皆知,與其同時,沛軍的名聲也漸漸被人所聞。至此一戰,沛軍終於站在了歷史的舞臺上,而不是隱藏在項梁的光環下。
大梁城魏王宮,扶蘇聽到李由戰死的訊息,他震驚之餘也有了慌亂,自從討伐反軍,先是大將軍張延,後是援軍李由,他身邊的大將一個個的死在了反軍的劍下,這讓他有些動搖。
蒙毅心下焦急,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扶蘇如此的神情,於是他立刻開口勸說道:“皇長子不用擔心,待上郡援兵一到,所有困難都將一掃而去。皇長子須知,破繭而出之前,才是蠶最痛苦的時候。一但過去,便可天高任飛。”
果不其然,聽到這番說辭,扶蘇的心神才穩定下來,他自嘲一笑,道:“看來我還未能做到遇事不亂的心境。”
楚地,項羽連克數城,大敗各路秦國守軍,一路暢通無阻,楚霸王一名立刻在楚地傳開。甚至,凡是見到項羽的軍旗,許多城池的秦軍都紛紛投城。可項羽聽聞楊林大敗李由後,卻憤然的拍著案臺,怒吼道:“可惡,這楊林已經和張良結盟,沒想到幾日不見,他竟有了如此能耐。”
“將軍不用心急,楊林和項家軍想比,無異於一隻螞蟻,隨時都可以捏死。將軍現在首要任務是收服故土。”范增從旁勸道。
咸陽城,趙高也得知李由戰死的訊息,他拍手稱快,笑道:“如此一來三川郡無將可守,扶蘇又困在大梁城,王大將軍,我看可以出兵了。”
王離點著頭,也高興的說道:“丞相說的是,不如明日便出兵三川郡如何?”
ps:感謝aimarfs的月票,跪求保底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梁的變故
秦二世二年六月,大秦丞相趙高,任命王離為大將,章邯為副將,領十萬驪山刑徒從函谷關大舉出兵三川郡。一時間天下震驚,繼扶蘇之後,秦國第二支征剿六國的鐵師終於抓住時機,劍指大梁城。
王離的出兵,也立刻讓大梁附近的各種勢力愈發的複雜和多變。誰也不知道,這一支由驪山刑徒組建的軍隊,其目的究竟是什麼。當然,與項梁、田榮等人不同,扶蘇卻如坐針氈,此時他被困在城內,若王離大軍到來,他勢必會收到反賊和趙高的聯合圍攻,到那時,危也。
“皇長子,不如棄城而反吧。”蒙毅十分擔憂的進言道,現在這種情況,絕對不可以如困獸一般,他再道:“只要返回上郡,我們還可日後再戰,若繼續留在大梁城,恐怕……”
“我堂堂大秦皇長子,竟被反賊和姦臣逼得如此窘迫,可悲可嘆啊!恥辱,奇恥大辱!”扶蘇氣憤的捂著胸口,仰天怒吼,“吾這一生,只為天下百姓,奈何如此啊,時不命也。”
蒙毅見到扶蘇這般痛心疾首,他心中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