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進退自如之地,所以,末將請命,即日起發兵三川郡。”張延立刻出列,請求和分析的說道。
扶蘇看向他,又看向站在大堂最外側的蒙毅,即便現在蒙毅身為馬伕,但扶蘇卻知道後者的能耐,上一次之所以能夠大破王離,蒙毅的計謀功不可沒,若不是他想出分兵阻攔之策,恐怕上郡時,整個大軍就會被王離和閻樂以及白公允給包圍了。
扶蘇當即詢問而道:“蒙毅你怎麼看?”
聽到問話,大堂內其餘眾將都沒有什麼疑問,蒙毅本就是蒙恬的弟弟,和他們也是相互熟絡,而且又有上次上郡大戰的獻計功勞在身,所以,對於後者的馬伕身份眾人卻也沒有小瞧。
蒙毅略一沉吟,經過上次放火燒山的事情後,他整個人都變得十分的沉默,除非扶蘇發問,一般情況下他是不會主動出列進言的。並非是他對扶蘇心存芥蒂,而是因為,他知道上次的事情影響有多麼的巨大,他是愧疚之至啊,否則,他又怎麼可能將自己復仇的心裡話講出來呢?
“皇長子,依照小人的見解,也是贊同張延上將軍的建議。只不過,還有一點不知道皇長子考慮到了沒有,若是我大軍全部攻取三川郡,而後直奔碭郡大梁殲滅反賊的話,那這匈奴又該誰來防範呢?莫要忘記,若是不蒙恬大將軍駐守長城,令匈奴鐵騎不敢南下,恐怕我大秦北方邊疆也不會有這般的安穩。”蒙毅思考之後,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眾將和扶蘇聞言都變了變臉色,他們的確的疏忽了這樣一個現實的問題。之前他們都在考慮如何才能大敗王離,以及如何解決運糧的問題。現在這兩個問題已經解決,正在眾人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蒙毅又提出了新的急需解決的問題出來。
“蒙毅所言極為重要,汝等有何見解?”扶蘇蹙著眉頭,沉聲問道。
這一問,令眾將也是跟著思考起來,現在北方邊境的局勢不必往前,以往有三十萬大軍駐守,還有蒙恬大將軍坐鎮,匈奴根本不敢踏入大秦疆土半步,但是現在呢,蒙恬已死,三十萬大軍也僅僅留下了十五萬。這若是匈奴知道了訊息,恐怕真的會捲土重來啊。
以扶蘇的仁義之心,自然看不得百姓死在匈奴的鐵騎下,更看不得自己父皇打拼下來的基業被匈奴所侵佔,眾將領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現在才會猶豫不決。
“皇長子的意思是如何呢?”張延所幸將這個問題重新拋給了扶蘇,畢竟最終做決定的還是後者,即便他們不願留守兵力,但也還是要聽命扶蘇的安排,於是乾脆便讓後者說出心中的想法,也免得眾人爭論了一番。
扶蘇眉頭緊鎖,顯然也在掙扎的思考,片刻之後,扶蘇看向蒙毅,又目光期待的問道:“蒙毅,你既然發現了這個問題,想必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便說出來吧。”
“諾!”蒙毅也不做作,既然扶蘇詢問了,他便老老實實的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隨即他恭敬的說道:“皇長子,上郡和九原郡不可丟啊。我軍現在的優勢都是建立在擁有此兩郡的基礎上,若是我大軍全部前移攻取三川郡,而後直取碭郡大梁,那麼後方將落入空虛,即便匈奴不來侵犯,但只要趙高派兵來討,那麼我軍將落入沒有後方支援的境地,那時候的情況就十分不妙了。所以,蒙毅以為,不僅僅只是為了防範匈奴,同時還為了防止趙高的征討,我軍都應該留下守軍。”
“啪——”扶蘇一拍案臺,令眾將心下一稟,只見他站了起來,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蒙毅所言甚得我心意,汝等可都明白了?我軍現在必須分出兵力留守上郡和九原郡。張延,你來說說吧。”
“諾!”張延聞令,立刻出列,然後按照扶蘇的意思接著分析說道:“我軍現有十五萬士卒,若是分兵防守,我意是分兵五萬,其中一萬駐守在上郡與蕭關的交界處,防止白公允領兵侵犯,再次剩下四萬則駐守在長城沿岸防禦匈奴。皇長子,您看如何?”
扶蘇聽聞也覺得符合用兵之道,上郡與咸陽之間只要防守住了蕭關便可以了,一萬人應該是足夠了,隨即,他說道:“便按你所說的去辦吧。”
“末將遵命!”張延心中一喜,立刻拱手接令。
而在最後面的蒙毅低吟一聲,最終還是開口說道:“還請皇長子在攻克三川郡後,留下一萬人防守函谷關,以防趙高趁我們轉移碭郡時,從背後偷襲我大軍。”
“這個自然,還是蒙毅你想的全面。不過……”扶蘇微微嘆了口氣,蒙毅有才他知,但現在要如何才能恢復他原先的官職,還值得商榷一番。
蒙毅明白扶蘇的擔憂,所以並未因為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