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楚的緊急軍情——東夷族大舉入侵。
“東夷群寇已滅舟、莫幾個邊疆諸侯小國,擄走女子錢財無數,東伯侯的東魯之地也遭到了大規模襲擊,自顧不暇,所以請陛下發兵支援。”
“自顧不暇?哼!”帝辛冷笑一聲:“我看他是想儲存實力,不願意損耗兵力與東夷真正拼殺吧!怪不得每次都急報需要增援,而東夷退卻後又熱心地幫助那些小諸復國,一來博取仁義之名,二來避免自己的領地與東夷接壤,以免利益直接衝突,所以每次東夷之禍,受損的都是那些小諸侯們!好一個東伯侯!”
聞仲皺眉道:“陛下說的是,東伯侯確有徵寇不力之嫌,但先帝曾命老臣領兵與東夷交戰過兩次,亦知東夷絕非易於之流。東夷人乃魔神蚩尤之後,不僅善於射術,而且精於冶煉,刀兵精良,更兼有當年巫族降伏的守護魔獸,端的十分厲害。就算是老臣,也無必勝把握。”
帝辛不由點了點頭,這犬戎和東夷如果不平定,大商的邊境始終難得安穩。
“老臣不才,願領兵前東征,以平東夷之危!”聞太師是屬於“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的標準忠臣,馬上自告奮勇掛帥出征。
“老太師,你為我大商戎馬倥傯,勞苦功高,寡人不忍再讓你勞累。這次請太師在朝歌坐鎮,寡人要御駕親征,誓平東夷!”帝辛霍然起身,眼中射出灼灼精光。
聞仲一聽天子竟然要親征險地,趕緊勸阻:“陛下貴為天子,應以江山社稷為重,怎可輕言親征?老臣雖然年邁,但自信還有餘力為陛下解憂,莫非陛下以為老臣已經老朽無用?”
“老太師誤會寡人了,老太師乃託孤之臣,國之棟樑,寡人一向引為臂膀,怎會輕看?”帝辛一邊安撫有些激動的聞太師,一邊說出了自己親征的真意:“不瞞太師,大商自武丁以下日益式微,早無成湯聖祖威德四方之勢。如今內有八百諸侯各自肚腸,外有犬戎、東夷虎視眈眈,實已到內外交困之際!寡人登基後,雖致力發展經濟,充實國力,但要想扭轉頹勢,絕非朝夕之功。如今御駕親征東夷,是為立威,方能懾服天下諸侯,以展未來改革大計。”
“老臣愚鈍,不知陛下雄心壯志,還請恕罪。老臣定當竭盡所能,助殿下一展宏圖,立不世基業。”聞仲對他這番理論甚是歎服,也不再勸諫,“老臣素知陛下胸有萬千韜略,但畢竟是首經戰陣,須得小心謹慎,加之此戰意義非同小可,請陛下容許老臣一同前往。”
“寡人此次出征東夷,朝歌群龍無首,必須老太師護國雙鞭坐鎮,以免後方空虛,為宵小所乘,”帝辛面色誠懇地對聞仲說道:“寡人亦知此戰重要,願意聆聽太師教誨。”
“武成王黃飛虎武藝高強,精通謀略,可堪大用,輔國將軍姜文煥年少有為,又是東伯侯之子,自當一同出征,陛下於軍事應多向此二人垂詢,”聞仲沉吟一陣,又道:“有這兩人輔佐,若應付尋常敵人,已是綽綽有餘,然東夷除有異獸相助外,亦不乏奇異之士,故而陛下應另做考慮。”
帝辛想了想當下撰旨連夜發出,急調青龍關張桂芳、風林、佳夢關魔家四將和陳塘關李靖等封神演義中的將領入朝歌,同時命黃飛虎,姜文煥二人調遣人馬,做好東征準備。
三日後,黃飛虎與姜文煥的大軍調遣完畢,張桂芳、風林、魔家四將和李靖也抵達朝歌,帝辛將朝中大事交託給聞仲和商容,御駕親率十萬大軍前往東境。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戰大捷
數日後,大軍抵達東伯侯姜桓楚的領地東魯,得到天子親征訊息的姜桓楚連忙率眾迎接。一見面,姜桓楚就向天子請罪,帝辛雖然心中對他不滿,但姜桓楚畢竟雄居一方,所以也不好太讓其難堪,對“征討不力”淡淡地一筆帶過,好言安撫了幾句,重點詢問了東夷那邊的情況。
東夷人善於射術,騎術高明,遠端攻擊相當厲害,最喜遊鬥戰術,大商軍隊往往還在遠處就受損無數,等到花代價衝近後,對方又以飛快的速度撤離,商軍就好比一個威力強大的拳頭,但是始終打不到對方的身上,逐漸被消耗、拖垮直至失敗。每次擊退或打敗東夷,商軍都要付出數倍於敵人的代價。
帝辛瞭解到這些情況後,知道姜桓楚固然有儲存實力的念頭,但東夷也確實難纏。不過他既然決定御駕親征,就要來個一鳴驚人,讓天下諸侯都知道天子紂的威儀,看姬昌之輩是否還有膽量和實力再起不臣之心。他深諳收買人心的道理,不等住下姜桓楚安排的臨時行宮,馬上前往前線探望那些領地遭受襲擊的諸侯,同時派出醫療隊救助受傷將士和百姓,並頒發救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