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韓林並不是一無是處(第1/2 頁)
貝齒緊咬著朱唇, 沒有了剛才憤恨的模樣後,至少從外貌上葉清秋依舊是國色天香, 甚至此時心中承認識人方面不如韓林的時候,還流露出一抹楚楚可憐的模樣,甚至還有種讓人憐惜的衝動。 主要是, 這個時候的葉清秋,想到了自己前世,面對秦軍時的那種焦頭爛額和無助。 想想看, 就算葉清秋已經貴為九五之尊,帶領著齊國崛起並與秦國爭雄。 可歸根結底,葉清秋終究是個女人。 而葉清秋卻要以一己之力,獨自應對秦國的戰爭機器,包括白起、王翦、蒙恬、章邯等人的圍攻。 在那個時候, 葉清秋真的希望,能有個人出現,幫助自己分擔壓力。 現在的葉清秋,就是在想到韓林能夠發現那麼多的千里馬,可是到了自己這裡,卻只有孤身一人。 前後的差距,讓她不免出現了一種孤獨的無助感。 驀地, 葉清秋悽慘一笑, 笑容顯得有些淒涼。 想想這十年的等待,還有這一次的準備...... 現在所有的一切都化為了虛無。 雖然甲冑還在,戰馬也還在,甚至葉家商會依舊是如日中天的狀態, 可是一個完整沒有動亂的齊國,又怎麼去顛覆他呢? 更不要說, 現在戰勝了秦國的齊國,已經具備了一統天下的資格。 這就更讓葉清秋有些絕望。 甚至,葉清秋都有些後悔,後悔自己一廂情願,後悔自己沉浸在前世的榮耀中,始終沒有正視韓林。 縱然韓林有千萬種缺點,可仔細想來為君者,似乎只要會一項技能就夠了, 那就是知人善用。 那麼悽慘的笑容漸漸變得有些苦澀, 葉清秋後悔自己醒悟的太晚了。 一直以來, 自己都沒有將韓林放在眼裡。 下意識的認為,這樣的昏君早晚都會成為亡國之君。 每當韓林做出什麼行為,第一反應永遠都是亡國之舉。 可是現在回過頭仔細看看, 那些做法,真的是錯的嗎? 比如科舉制, 這是一項能讓天下讀書人反對的事情, 當時更是在齊國境內,掀起了滔天巨浪,不光是韓林犯下了太多的殺戮,更是讓無數讀書人遠走他鄉。 可是現在呢, 雖然還看不見韓林這麼改革的成效,但至少證明了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 那些遠走他鄉的學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除了去秦國的人以外,其他的又重新變成齊國人了吧? 這些所謂的讀書人,去往周邊各國,帶去了什麼呢? 什麼都沒有帶去。 這些國家,沒有一個逃過了亡國之運。 除了科舉,再看看貨幣, 當初在葉清秋的眼中,看做是韓林斂財的手段。 包括韓林解除了商人的枷鎖,發展商業的舉動更是違逆了祖宗之法,這在葉清秋看來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更不要說,無奸不商。 解除這些商人的枷鎖,豈不是會讓齊國的百姓,全部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但是現在,齊國的富庶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葉清秋的想象範圍。 城市中商鋪林立、車水馬龍, 每天往來的商人絡繹不絕。 不要說臨淄,哪怕是在齊國任何一個縣城,都可以買到來自天下各地的商品。 甚至於新鮮的瓜果、蔬菜,百姓每日都能買到。 經濟上的繁榮連帶著讓百姓,可以在空閒時間去洗澡、按摩,每隔幾天就能吃一次肉。 這樣的生活,放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民生上,韓林更是解決了百姓溫飽的問題。 不要說其他, 就單單這一項就是古往今來幾千年,都沒人能做到的事情。 可以說光是這一項成就,韓林就稱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 軍事上,韓林的成就更是功蓋五帝。 齊國的疆域、人口,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更是即將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 這些種種成就, 葉清秋現在冷靜下來重新去觀望,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太過偏激了。 所有的事情,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巧合,是運氣。 對於韓林的刻板印象,可是跟前世的韓林所重疊。 忽然間, 一個可怕的想法,浮現在腦海中。 那就是韓林......會不會也是重生者? 這個問題,葉清秋在這之前也想過,但是被否決了。 否決的理由一來是韓林在平日裡的作為,依舊是一副昏君做派,甚至比起前世還變本加厲。 二來,如果韓林真的是重生者的話,那自己怕是根本活不到現在。 畢竟前世的韓林, 就是被自己所斬殺。 光是這兩個理由就可以否定是重生者的事實。 那既然如此...... 為何韓林在一些方面的改革和行為,相較於前世都出色了這麼多? 尤其是知人善用這方面, 就連葉清秋都自嘆不如,為何前世的韓林沒有去這麼做? 重重疑問,充斥在心頭。 解不開的謎題讓葉清秋抓耳撓腮, 忽然間, 葉清秋想到前段時間,韓林叫自己進宮之後,問的那些問題。 當時看來, 這些問題都莫名其妙, 葉清秋也完全不理解。 但現在細細想來,會不會這些問題有什麼其他的寓意? 當時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