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仿製燧發槍(第1/1 頁)
“陛下,這就是賊軍仿製我軍的燧發槍。” “但從工藝上看,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包括其內部構造,可以說跟我軍目前使用的燧發槍,一模一樣。” 呂宋島。 剛剛建完的度假中心, 在韓林的面前, 此時擺放著一把燧發槍。 一眼看去, 跟齊國的工匠所製造的燧發槍,沒有任何的區別。 在韓林的面前, 一名工匠還在不斷的跟韓林解釋。 韓林算是聽明白了。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這夥人已經掌握了燧發槍的製作方法,而且已經列裝軍隊了是嗎?” 韓林緊皺著眉頭,難得的露出嚴肅的神情。 “是......是。” 那名工匠可以說是滿頭大汗,生怕韓林因為這件事,給他腦袋砍了。 畢竟他參與制作燧發槍,也有好長時間了。 這些參與其中的工匠, 都明白, 燧發槍對於齊國的意義。 這樣的新式武器,可以說徹底的改變了以後的戰爭形態。 雖然說, 在齊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並不是依靠燧發槍來完成的。 但齊國依舊可以憑藉這種新式武器, 不斷的擴張疆域。 然而現在, 燧發槍誕生才不過一年的時間, 就已經被別人開始仿製。 這幫人, 還很有可能,就是幾個月以前,在青州東部發起叛亂的叛軍。 也正是因為如此, 才讓那名工匠害怕的瑟瑟發抖。 不過韓林也不是弒殺之人, 而且, 燧發槍的工藝,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只要明白了工作原理, 就能很容易的仿製。 更不要說, 仿製武器的人,大機率還是個重生者。 雖然韓林並不清楚,葉清秋的前世到底做了什麼,但想來身為重生者,肯定有什麼過人之處。 至少, 不會是個蠢貨。 而且燧發槍被仿製的問題, 韓林可以說早有預料。 當時從系統獎勵了燧發槍的那一天開始, 韓林就已經著手,讓人研發後裝槍了。 到目前為止, 進度似乎還算不錯, 根據上一次給韓林的彙報,目前紙殼彈藥的實驗,已經獲得了不錯的結果。 但是有一個問題,卻始終無法攻克,那就是後裝子彈的氣密性。 這就使得, 槍的射程和精準度,都無法獲得保證。 其實歷史中, 第一支後裝槍, 也就是普魯士的德萊賽後膛擊針步槍。 1841年,德萊賽解決了針發槍的幾項跨越性的關鍵技術後,德萊賽步槍立即被普魯士軍隊採納,並以M1841的名稱列裝。 當時發明這把槍的時候, 世界範圍內, 使用的都是燧發槍。 也就是說, 這兩種槍都處在一個時代, 而德萊賽步槍因為採用了後裝子彈的緣故,使得射速大大提高,同時在射擊時,也不必在採用排隊槍斃的隊形,而是可以臥倒射擊。 但是, 這款槍,畢竟是第一支後裝槍, 所以在氣密性和紙殼子彈的問題上,導致射程和精準度都是問題。 其實這些缺點, 韓林也都知道。 但是有啥辦法呢。 這年頭, 都是純手工製作,工業基礎直接等於零。 反正只要能做出來就完事了, 畢竟燧發槍在精準度上,也強不到哪去。 除非說在槍管裡,刻膛線。 這樣做, 確實可以大大的提高精準度, 但是這樣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作為前裝槍,塞子彈的時候會非常費勁。 所以即便膛線很早就被髮明瞭出來,但各國依舊使用的是滑膛槍。 至於現在, 韓林的要求也不高,就是儘快的把後裝槍搞出來。 至於葉清秋? 就算仿製出來燧發槍,又能如何。 為什麼,從古至今,造反的藩王那麼多,最後成功的只有朱棣一個人? 而且這些藩王造反,動不動就是七王之亂、八王之亂,互相聯合在一起,就是打不過中原王朝? 原因就在於, 雙方的體量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藩王能調動的力量,就只有你這麼一塊地。 反觀對面, 可以調動全國的兵馬、資源來跟你對抗。 所以, 除非你能一擊斃命,直接殺入都城,把皇帝給宰了。 否的的話, 只要拖下去, 最後贏的一定會是中原王朝。 至於朱棣為啥成功了? 其實在靖難之役的前幾年,朱棣也在跟朱允炆的軍隊打,但是打了一段時間後,朱棣發現了不對勁。 繼續這麼好下去, 輸的肯定是自己。 既然這樣, 為什麼不直插首都心臟? 後面朱棣就是繞開了明軍主力,直接揮師奇襲南京,這才最終取得成功。 而現在, 葉清秋面臨的問題也是一樣。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