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炮轟咸陽(第1/1 頁)
決定了接下來,就對西域動手, 在這之前, 肯定要做好準備, 就比如戰馬, 大量的戰馬。 畢竟西域地處遙遠,光靠兩條腿走的怕是能類似。 而且後勤補給,也得跟上。 在這方面, 其實齊國一直都做的很好。 至於戰馬,其實也好說。 韓林只打算率領三萬新軍過去征討,所以配備九萬匹戰馬即可。 一人三馬。 另外兩匹戰馬在備用的同時,還能攜帶所需的糧草和武器輜重。 其實火槍兵的後勤運輸,相比於傳統的軍隊,其實還有一些便利。 因為傳統的冷兵器軍隊,不光要攜帶武器,還要攜帶大量的鎧甲,這些鎧甲的分量動不動就得幾十斤。 想想, 數萬大軍的鎧甲,那得動用多少人力物力的去運輸。 相比之下, 這些火槍兵的武器可以由士兵自己攜帶,他們隨身還能攜帶一定的彈藥和火藥。 至少足夠支撐兩三場戰役。 這就使得,後勤上就不用攜帶太多的火藥和彈藥。 畢竟這年頭, 只要幾輪齊射,對方計程車氣估計就崩了。 ...... 就在韓林為了征討西域,開始著手準備的同時, 千里之外, 秦國,咸陽城外。 齊軍大營中, 韓信收到了來自臨淄的詔令, 上面通知了韓信,韓林會派遣一批工匠過來,協助韓信攻城。 起初, 韓信看到這則內容的時候,可謂是一臉懵逼。 派遣一批工匠,協助攻城? 派工匠過來幹啥? 難不成, 還要讓他們衝鋒陷陣? 就連衛青、霍去病等人,也是一臉懵逼。 搞不明白韓林這麼做的意義。 尤其是這批工匠抵達之後,為首之人要求韓信,給他們找來大量的生鐵和銅,隨後就開始叮咣的不知道打造什麼。 數日後, 十幾門成品出來了。 齊軍大營的空地上, 為首的鐵匠,向韓信、衛青等人,展示自己的最新作品。 其實這一批的紅衣大炮,相較於最初給韓林看的原本,還進行了一些改良。 比如炮管的氣密性以及重量,包括口徑也稍稍大了一些。 其實這些,都跟鍊鋼的方式有關。 畢竟鋼鐵的重量就擺在這裡, 只有不斷的改進,才能使火炮的重量下來。 不過現在, 這些重達數百斤的龐然大物,已經是超越時代的產品。 望著這些火炮,韓信疑問道:“這就是皇上所說,能夠幫我們攻下咸陽的武器?” 為首的鐵匠點點頭:“不錯,此物被陛下命名為紅衣大炮,發射時能產生震天巨響,其中的炮彈更是能攜帶這滔天巨力,發射數里之遠,沿途所有接觸的物體都會被摧枯拉朽的撞碎。” 雖然話是這麼說, 但是對於這些,常年在外征戰的衛青、韓信等人,依舊是沒法明白對方說的是啥。 畢竟這東西,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 光說不如興行動, 第二天, 一共十五門火炮,被挪到了咸陽城的城外。 黑漆漆的炮口,對準著咸陽城的城樓。 此時此刻, 城中, 秦軍士卒立刻將齊軍即將攻城的訊息,彙報上去。 對於齊軍攻城這件事, 這幾個月以來,已經發生了不下數十次。 幾乎每天都會發生。 有的時候, 齊軍只是象徵性的喊兩嗓子,有的時候也會裝模作樣的進攻一下,然冷不丁的就會發起一次總攻。 而且總攻的時候, 各種各樣的攻城器械,都會一股腦的壓上來, 給城中的秦軍極大的壓力。 其實除了正面強攻之外, 這幾個月以來, 韓信已經用了諸多的方法, 可咸陽城始終都是屹立不倒。 畢竟城中的守將,可是秦國大名鼎鼎的名將王翦,這就使得齊軍的銳氣,在多次攻城之後已經慢慢消退。 再加上後勤巨大的壓力, 這就使得秦國上下,已經沒有了起初的慌張,然而在拖下去,最終一定能拖到齊軍撤退。 這一天, 秦皇嚮往常一樣,來到慈寧宮,向宣太后請安過後, 來到咸陽宮處理政事。 這時, 隨著齊軍攻城, 一名太監急匆匆的步入殿中,向秦皇彙報此事。 一邊聽取彙報,秦皇絲毫沒有停下處理政務的速度。 當太監說完之後, 秦皇停下筆,淡淡道:“武安君最近身體如何了?” 太監回應:“狀態不是很好,沒有有什麼好轉。” 秦皇悠悠嘆了口氣:“真知道了。” 隨後話鋒一轉,秦皇正要詢問齊軍攻勢的時候, 突然, 一聲驚天動地的雷響,從城外傳來。 雖然聽起來距離甚遠,但依舊清晰的傳入耳中。 問題是, 一聲雷響過後, 聲音並沒有停止,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