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東皋公義助公子荼(下)(第2/2 頁)
,他手裡端著一碗米粥。呂荼大病初癒,東皋公是不會讓他沾葷腥的。
“孟談這是?”呂荼疑惑的看著那米粥。
張孟談沒有解釋,東皋公道“這是老朽專門給公子做的藥粥,它裡面放了些敗火的草藥和一些溫補的東西”。
呂荼點了點頭,開喝起來,藥膳,哦,不,藥粥,味道有些微苦但帶著甜味。呂荼知道那甜味來自於大棗。
“嗯,不錯!老先生你們這兒的米吃起來,就是比齊國種出來的好吃”呂荼舔了舔嘴巴,開玩笑道。
聞言,東皋公別有意思的看了一眼呂荼,哈哈大笑。
張孟談見狀插言打諢道“公子,我們得好好謝謝老先生。一則,老先生救了公子的性命;二則要不是老先生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從別處搞來的糧食,我們這兩千大軍就要餓成野獸了”。
呂荼聞言對著東皋公又是一拜“老先生今日之恩,荼無以為報,若將來有能力,願把此山送於先生,萬世不變”。
東皋公聽聞呂荼的話身體一哆嗦,接著裝傻充愣沒有給出答覆,而是從櫥櫃裡拿出一套茶具來。
呂荼一看,倒是笑了,看來齊國的影響力真是越來越大了,那茶具正是齊國府人府製造出來的。
“沒想到,老先生也愛此道?”張孟談反應過來。
東皋公把茶具擺好,張孟談知趣去外面去提熱水過來了。
“公子,不瞞你說,當老朽聽說你在齊國用熱水泡梨花的時候,還曾嗤笑過你呢?”東皋公從一個小陶罐裡分別倒了些乾癟的葉子。
不過那些葉子在呂荼的眼裡,卻成了寶,靠,這是地地道道的茶葉。
呂荼想到在齊國,國人泡茶只有兩種苦逼選擇,一梨花,二大棗,就腦門大汗,自己怎麼忘了尋找茶葉了?
他正暗自後悔著,那邊張孟談提著一壺開水走了進來。
東皋公毫不在意繼續著他原來的話題“當時,老朽笑公子兩點,一則笑公子不懂醫理,梨花和大棗吃多了,喝多了,人的身體可是要出問題的”。
呂荼聞言腦門冷汗,齊國的醫者太無能了,他們怎麼沒有想到此點,還傻樂呵呵的推廣給世人。
其實呂荼哪裡能想到那幫巫醫早就被府人府的那幫狗崽子給買通了!
“二則笑公子,這,所謂的哦,茶,是用來煮的,何來的泡呢?就算是泡又為何不放鹽料?”東皋公說到茶字時有些不自然,畢竟茶字是當年宰予拍呂荼馬屁拍出來的字與名。
鹽料?在旁邊幫忙清洗茶具的張孟談聞言一愣,這茶要是放上鹽料還能喝嗎?
呂荼傻了,準確的說是呆了,這難道就是歷史的慣性嗎?
明明茶是自己開天劈地推廣的,而且泡茶,飲茶的藝術也都是按照後世的禮儀推行的,怎麼到這東皋公手裡又變成了唐之前的飲茶風俗了?
尼瑪,可惡的歷史慣性!
此刻呂荼生出了無比的沮喪感,這時東皋公繼續道“後來,我分別試了試兩種方法做出來的茶,得到的結果是公子的茶藝之道更符合世人的追求之道,只是有些浪費了!”
“浪費?”呂荼和張孟談皆不明所以。
“茶只能用來泡,不能用來吃啊”東皋公呵呵一笑。
這話一出,呂荼和張孟談也是笑了。
三人邊飲著茶邊說著些話,張孟談似乎有意無意的只講些趣事樂事讓呂荼高興,呂荼不傻,表面笑意盈盈,可是笑裡總有一種苦悶,這種苦悶張孟談沒有發現,但怎能逃出久經世故的東皋公的法眼?
他把這一切看的真真的,漸漸張孟談的趣事再也沒有讓呂荼笑,東皋公見氣氛沉悶,便讓張孟談去端來一陶罐涼水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