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不如去請教靜心前輩……”
陸天霖未待方雲飛話畢,接道:“愚兄亦曾想到,只是……”說到這,又沉吟了一會兒,又道:“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咱們明天先去‘靜心廬’再說。”
晨風拂拂中,二人走向“靜心廬”。
遠遠已看到翠竹覆蓋中的茅舍,猛然間,半空一聲低沉怪嘯,枝葉響動,一陣疾風,向二人罩下。
陸天霖一推方雲飛,喝道:“閃開!”
自己也向一側閃去,就在這同一時間,樹上已撲下一個龐大的黑影!
二人定睛一看,正是初到“白象崖”時遇到的那大猩猩,這大猩猩滿臉頑皮之氣,朝二人齜牙裂嘴,手舞足蹈了一陣。
二人知它是靜心師太豢養的靈獸,這番動作,彷佛是表示迎接之意,二人便也向它揮手笑了笑,逕自向前走去。
那猩猩吱吱叫了一陣,躍到二人前面,向二人裂嘴一笑,長臂舒舉,已攀上一棵大樹,飛躍而去。
二人見猩猩躍去,相對一笑,繼續向前走去,不消片刻,便已來到“靜心廬”。
陸天霖緩步上前,輕輕叩門。
片刻工夫,柴門啟開一半,那珊兒低頭站在門側。
陸天霖未等珊兒說話,便先欺前一步,說道:“請問姑娘,師太晨課,可曾已經完畢?”
那珊兒微微點頭,嘴唇看似啟動了一下,但並未答話。
陸天霖已看出她是個冷靜的人,便道:“煩請姑娘,通稟師太一聲,就說陸天霖偕義弟方雲飛求見。”
珊兒也不答話,轉身逕自進去,不一會由面出來,只低低地說聲:“師父有請。”便回身前引。
進了內間,靜心師太正盤坐在蒲團上。
她一見二人來到,正欲起身相迎。
陸天霖趕忙上前一步,道:“我兄弟二人前來打擾清修,尚請前輩海涵。”
靜心師太慈眉微動,道:“二位請坐,承顧草蘆,不知有何見教?”
陸天霖也不客套,便把自己心意,簡略說明。
靜心師太聽罷陸天霖這段話,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難得陸兄一片善心,替我武林挽救了一個有作為的人,也替我羅師兄完了一件心願,這等義舉,老尼是義不容辭,自當略盡棉薄,方才所說‘天一上人’老前輩隱居之處,說來倒是有緣,老尼雖未親自去過,但倒聽羅師兄說過,據說這位前輩歸隱之處,就在‘紅花潭’正東向的那座絕峰上,我等稱它作‘玉筆峰’不過山形險峻,前去宜加小心,但願我佛慈悲,採得靈藥……”
說到這,轉頭望了珊兒一眼。
道:“珊兒隨我雖然不久,但這孩子倒甚伶俐,在家無事,不如叫她伴同二位前去,或可有用,亦未可知。”
陸天霖知“天一上人”隱居之地,如同黑夜見到明燈,心中自然喜歡,又見靜心師太極力贊成自己的作法,並要珊兒同去,當下便道:“多謝前輩一片盛意,只是事不宜遲,咱們就打算上路了。”
靜心師太又囑咐了珊兒幾句,三人便辭出,取道徑往“玉筆峰”。
陸天霖與方雲飛心中有事,珊兒又冷靜沉默,是以一路無話。
以這三人的腳力,路上又無阻礙,直到次日清晨“玉筆峰”已然在望。
三人遠望山勢,只見孤峰突起,上幹雲天,山石瑩晶,宛如一枝玉筆插在那一般,心想道:難怪要叫它“玉筆峰”原來竟如此挺直呢!三人看罷,又自向前行去,不消頓飯工夫,已抵山下。
雖說這“玉筆峰”遠遠看去,宛如直筆,似是無法攀登。
但到了跟前,卻依然是座高聳的大山,不過山路陡斜難行罷了。
三人一心急於要尋那異草,也顧不得飢渴疲倦,一路攀藤越樹,到達山頂,已是一輪明月,高掛在天。
遠近諸峰,渾似入定高僧,靜靜地散坐四方,松風如唱,腳底積雪,月下生輝,如同立在白玉之上,直是瓊殿玉宇,不覺間竟將登山越嶺的辛勞,與那侵人的寒意,忘得一乾二淨。
對這大自然美景,三人都不禁貪戀了一下。
陸天霖抬頭望了望月華清輝,捋髯沉吟片刻,道:“今夜月色甚好,加上地面白雪反光,倒有助我等查尋,咱們就順著右首試試如何?”
方雲飛與珊兒自無異議,微一點頭,便步行去。
走了約莫兩三里的路程,忽然峭壁擋路,沿著峭壁有道極為窄狹的石道,三人側身走了十幾步。
珊兒忽然深深的嗅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