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秦深受秦柯寵愛,你歸國時他曾苦苦哀求你不要離開,此事可屬實?”
榮華一聽,真覺灰心:“父皇何出此言?女兒與秦柯清清白白,女兒對西秦忠心可鑑,女兒在西秦為南鳳國做了多少事,父皇都忘了嗎?”
“既然如此,你們就隨我出征,正好重垚在此,我正好委以重任!”惠帝說道。
燕重垚微笑,拜倒在地;說道:“陛下信任在下,在下感激不盡,只是陛下可還記得,在下是北燕三皇子,雖不能接掌北燕國,但也不能在南鳳國朝中為臣,陛下盛情,在下心領,卻恕在下不能從命!”
幾句話,說得惠帝面紅耳赤:“你們一再推脫,如此忤逆,要氣死朕嗎?”
榮華說道:“父皇,請父皇三思。西秦雖新君初立,但根基未損,武有平南王坐鎮,文有胡皇后之父胡丞相主持,實力更勝往昔。秦柯能躲過太子多次謀害,智謀過人,南鳳國尚無人能與之比肩,在這種情況下出兵,一點勝算都沒有!”
惠帝輕蔑冷笑:“說來說去,你就是看不起你父皇!”
榮華無奈,哭著說:“父皇,女兒只問一句,當年我南鳳國兵敗,尚可以女兒為質,如今若再敗,您有誰可以再舍?”
這話如利刃刺破惠帝的傷痛,當年的奇恥大辱如今被女兒不顧情面提出,惠帝勃然變色,氣得渾身發抖。手一揮:“來人,將榮華公主押入冷月殿,嚴加看管;燕重垚,你既然不是朝臣,就不必久留在此,跪安吧。”
南鳳國惠帝三十七年,惠帝不顧眾人反對,起兵伐秦。南鳳國欲興兵,秦柯早接到探報,因此阻榮華歸國,攔阻未果,送通關文牒示好,自然是希望榮華力勸惠帝;但也深知惠帝武斷,剛愎自用,絕不會聽榮華之言,因此做了詳細部署。秦柯派平南王坐鎮關中,以應內亂;派大將軍孟巧生駐守符禹山(南鳳國與西秦國界山)。孟巧生為吏部尚書孟緣之子,貴妃孟巧嫣之兄,本為皇親,又得重用,焉不竭心盡力。孟巧生自幼熟讀兵書,善觀天象,預料這幾日會有暴雨降下,於是在符禹山隘口設下伏兵,誘敵深入。南鳳國元帥鄭海引兵進入迷蹤谷。迷蹤谷四面環山,歷來被兵家稱為兇險之地。鄭海入谷後,幡然醒悟此地不可久留,應儘速言歸,卻為時已晚時天降暴雨,山洪洩瀉,可憐南鳳國十萬將士水澤裡掙扎,只逃出數千。鄭海無顏再見惠帝,橫劍自刎。
惠帝聽聞噩耗,感嘆時不與我,方想起榮華與重垚先時苦勸之言,悔不當初,一病不起。惠帝三十八年,傳旨令二人成婚。同年,惠帝退位,飛華登基,稱靈帝。靈帝大婚。立南鳳國鎮遠侯明左睿之女明瑜為後。明瑜即是榮華貼身侍衛明月之妹,與飛華青梅竹馬。靈帝即位以來,對外修好,對內求安,南鳳國漸漸有了往日繁華,朝中元老贊其有先祖之遺風,重垚、榮華大感欣慰,於是上書請求歸隱,靈帝不準。次年,惠帝歿逝。
西秦武帝秦柯聽聞榮華成婚,悵悵無語,獨坐大成殿,****未眠,第二日舊病復發,數十日不朝。病癒後派使臣出使南鳳國,與南鳳國重修合約。
第一卷 重逢應不識 第一章 地動山搖喚伊人
引子
離山生神樹,名曰相思。相思樹百年花開一次,花開傍晚,其色如火,嬌豔若晚霞。奈何美不長存,此花濃烈,卻只妖嬈一夕,次日清晨,花落如雨,殘紅遍地,再見此美景,又需坐等百年,豈不引人無限相思耶!
然則美麗之物多不祥,此花亦然,花混人血並數種草藥成劇毒,曰相思弦,此物啟相思,相思不得解,思之則若狂,若狂則心碎,心碎則身死。
此毒無解?此毒易解,只需下藥之人心頭血一盅,此其邪惡之所在是也。試想若下毒,必深恨之,豈會自傷性命乎?
嗚呼,今餘自服相思弦,惟願啟相思,夜夜夢中得見愛妻,餘生足矣。
————《幽冥錄》
第一章地動山搖喚伊人
離山中。
盛夏的一場驟雨剛停,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綠意逼人,寬大的樹葉還向下滴著水滴,這雨後初景可謂迷人,空氣可謂清新,但燕洛雪卻嘆了口氣。
唉!
這一聲嘆息還沒有落地,已經被淹沒在了瑟瑟風中,她被困在這壁立千仞的深山一天****了。捱了餓,淋了雨,受了寒,如今手機沒有電,要什麼沒有什麼,這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燕洛雪忿恨一掌拍在身旁的樹幹上,不禁有些惱,支教就支教嘛,幹嘛非要學那些驢友們探險?
都怪這本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