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頁)
提及的孟九襄當年慣用的詭計,留待以後對付齊雋使用。
時近黎明,秦慕蕭揉了揉隱隱發痛的雙眼,合上書,將書放回金質書匣內,他將書案上燭火熄滅,想要歇息片刻,卻在垂頭之際,見這金匣之上,竟依稀有些字跡。
秦慕蕭仔細一瞧,那字跡極淺,光強之時,絕難被人注意到。那上面寫的是:秦女魂歸寺中飛,驟失佳偶帶笑陪,幽冥不渡苦相思,珍寧寺裡隱天機。
秦慕蕭恨恨拍了下書案,珍寧寺,佛堂被燒,解籤簿被燒,珍寧寺還能有什麼線索?總不能讓他將整個柏樹林都毀了,掘地三尺,將陸法的墓穴都刨開吧。
等等,也許不需要刨墳掘墓,也可以進入陸法的墓穴。巫族之人建築,都願意設立機關,從孟氏祖宅,女床山都可見一般。這珍寧寺還是應該再去一趟。
天色大亮,秦慕蕭也不吃早飯,就進宮請旨,讓珍寧寺中所有女尼離開珍寧寺,暫到別家寺院居住,秦慕蕭知道所要做的事極為荒誕,越少人知道越好。
秦柯雖然著急秦慕蕭不思國事,一味沉浸在如何奪回燕洛雪這件事上,但也還是按耐住脾氣,準了秦慕蕭所請。很快,珍寧寺中成了一座空寺。
秦慕蕭一間間殿閣,一間間禪房,一間間精舍查過去,最後,來到了被火燒掉的那間禪房,徘徊不去。他仔細看著斷壁殘垣,有時還試著推動著某些搖搖欲倒的柱子,但沒有發現什麼特別,於是,他命人將這裡的廢墟全部清除,看一看這禪房的地面有沒有古怪。
當廢墟被清理之後,秦慕蕭大吃一驚,這間禪房的地面竟然有一處是碧綠玉石鋪就,按照方位,這處平時應是隱在禪房的案桌之下。秦慕蕭仔細看著玉石,玉石上面刻著字:寧為玉碎。這,是在說秦珍兒嗎?
秦慕蕭不再猶豫,將內力施與腳下,玉石碎裂,秦慕蕭將碎掉的玉石移開,只見裡面是一個巨大石板,秦慕蕭用手探了探,手掌按在上面,向旁邊使勁推去,石板慢慢移動了,長長向下的臺階出現在眼前,秦慕蕭接過身旁屬下及時遞來的火把,讓他們等候在此處,就一步步走了下去。
下了臺階,就是長長甬道,甬道在意拱門處消失,拱門上寫著:公主之衣冠冢。
秦慕蕭伸手去推拱門,拱門紋絲不動,秦慕蕭看著拱門上有對門環,便伸手去碰,結果發現門環是死的,他用力按了下去,拱門開了,秦慕蕭走了進去。
秦慕蕭舉著火把,愣愣看著真人大小的一副雕像坐在一張桌旁,手捧書卷,嘴角帶笑,栩栩如生,這人是秦珍兒嗎?可是怎麼依稀有幾分燕洛雪嬌憨呢?
第二卷 禍從蕭牆起 第一百九十章 非屬同族其心異
第一百九十章 非屬同族其心異
秦慕蕭心頭激動,情不自禁伸手去撫摸那雕像的面龐,入手處寒涼無比,他仔細一看,這像竟然由一種罕見的冰玉雕成,在火光映照下,臉頰竟似塗了胭脂。
秦慕蕭強壓下嘔血的感覺,讓自己的目光挪向別處,不再看那玉像。這裡就似一個**的閨房,桌案,梳妝鏡,美人榻,床,一應俱全,床上還整齊地疊著一摞衣服。秦慕蕭走了過去,將那衣服拿起觀瞧,那衣服華貴美麗,卻不夠結實了,沒等他看清楚花紋,就斷成了好幾段。
秦慕蕭急忙回身看那玉像,那玉像身上的衣衫卻仍好好地,他忙又回到玉像旁邊,這衣衫只是普通絲衣,卻絲毫未損,鮮豔如新,想必是因為這冰玉的緣故。
那本書也是,秦慕蕭沒敢用手去碰觸,而是繞到了玉像身後,順著她的眼神,看向那書,那書頁上,卻令秦慕蕭大失所望,竟然一個字跡也無。
拿著一本假書做樣子?這樣的落差讓秦慕蕭洩氣坐到了地上,他無語仰頭長嘆,沒想到這一仰頭他發現書卷處竟內有錦繡,秦慕蕭忙伸手小心翼翼將一卷東西從那書卷處抽出,那東西是一張極薄的絲絹,上面有字:法之一生,追名逐利,本應在此將死之際,大徹大悟,熟料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仍欲與孟氏九襄一爭高下,若主公之後人能有緣尋到此處,也算天意如此。九襄之弱點,只公主一人,九襄雖能,猶不可操控公主之心,公主之心固守,九襄不能展其志也。
這是安慰呢?還是先機?若是先機,有何用處?秦慕蕭默默將絲絹卷好,重又放回書卷之處,他舉著火把,仔細看那玉像,想要從那面孔中找尋燕洛雪的影子,這時他發現原本無字的書逐漸現出了內容,原來是需要火烤。
那展開的書頁上面繪著一朵豔麗的紅花,那是相思花,旁邊寫著幾行字:此花為九襄精魂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