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家問了聲好,長得頗有藝術氣質的她,馬上博得了大家的好感。
張爽彈奏的是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這曲子本來就是她的保留曲目,彈奏得自然十分流暢,從頭到尾沒有出現一絲錯誤。只是陸維聽起來覺得聲音未免重了些,另外彈得也有些急,少了莫扎特作品的那種優雅和從容不迫的感覺。張爽的演奏同樣得到了大家的熱烈掌聲,這歡快的、具有東方氣息的曲子幾乎每個喜歡鋼琴的學生都彈奏過,此時聽到張爽彈這曲子,都有種親切的感覺。
張爽下去後,李薇的分數也出來了十分不錯的成績。
比賽繼續進行著,大部分的選手選擇的都是鋼琴考級書上的曲目,以小奏鳴曲和中國作品居多,南師的學生選擇的曲目難度要普遍高於昌師,大部分選的都是八級到九級的曲子。
終於,當第七名同學下場的時候,坐在陸維對面的董坤站了起來,向舞臺走去。
正文 第六十九章 革命練習曲
董坤一上場,南師的同學都熱烈地鼓起掌來,有不少男生還喊道:“董坤加油!董坤加油!!”
董坤走到舞臺上,向評委和觀眾的方向笑著各鞠了一躬,用甜美的聲音說道:“大家好,我是董坤,我參賽的曲目是肖邦的netbsp; 果然是語出驚人,陸維沒想到這麼一個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孩子,居然要彈奏這曲子。
下面一片小小的談論聲:
“哥們兒,我沒聽錯吧,用一練習曲參加比賽?不是說她鋼琴彈得是全校最好的嗎?怎麼不彈個什麼協奏曲啥的?”,一個對鋼琴明顯不太懂的拉拉隊員和身邊的同學問道。
“別這麼大聲,被別人聽見了丟人!你沒聽到啊,是《革命》!《革命練習曲》啊!”,邊上一個男生一臉嚮往地說道。
“那也是練習曲啊,和我們彈的599、849什麼的有什麼區別嗎?”
“老大,我真服你了,雖然你不是音樂班的,好歹天天聽隔壁宿舍那班人吹牛吧,肖邦的《革命練習曲》可是練習曲的巔峰!就算是九級的曲子放在邊上都不夠看,懂嗎你?比賽開始了,別妨礙我看比賽啊。”
是的,《革命》僅僅是一練習曲,但這卻是音樂會級別的練習曲。
肖邦一生共創作了二十七練習曲。1831年創作的這練習曲是其中流傳得最廣的一。這練習曲,是表現肖邦對華沙革命失敗的內心感受,因此,被後人命名為《革命》練習曲。1830年11月,正當肖邦離開祖國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爆了震動波蘭的華沙革命,肖邦得知起義的訊息之後,心情非常激動。他恨不得馬上起程回國,和祖國的人民一起參加戰鬥,肖邦在給朋友的信中所說“……為什麼我不能和你們在一起,為什麼我不能當一名鼓手!!!”,1831年9月,堅持了十個月的華沙革命,終於被沙俄軍隊血腥鎮壓,當時,肖邦正在赴西歐的途中,惡耗傳來時,他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在日記中寫道:“啊!上帝,你還在麼?你存在,卻不給他們以報應!莫斯科的罪行你認為還不夠麼?或你自己就是一個莫斯科鬼子!……我在這裡赤手空拳,絲毫不能出力,只是唉聲嘆氣,在鋼琴上吐露我的痛苦。”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樂中,寫出了這著名的練習曲。
這是一單一形象的音樂作品。全曲自始至終貫穿在憤怒激越和悲痛欲絕的情緒之中。整個音樂形象是透過左手奔騰的音流和右手剛毅的曲調相結合體現出來的。這作品雖然前後連貫,一氣呵成,但它仍然有著許多細微的變化。雖然這曲子並不很長,但它的演奏強度卻是十分巨大的,左手從開始便一刻不停的急的十六分音符對演奏的左手基本功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挑戰。
董坤坐在鋼琴前面,調整了一下琴凳的高度和與鋼琴的距離,提起雙手,做好了演奏的準備。
下面的觀眾都安靜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演奏,臉上寫滿了期待。
隨著董坤的右手突然爆般地彈下,一個極不協調的屬九和絃響起,接著馬上引出了左手一連串洶湧澎湃的十六分音符,音樂出現得十分突然,因此,給人的印象十分強烈,好像是作曲家內心感情的總爆。
接著,董坤的左右手同時並進,兩道音流奔騰不羈,猶如千軍萬馬、好浩浩蕩蕩。然後,右手在高音部突然奏出了一個剛毅的曲調,它清澈、明亮,好像是衝鋒陷陣的角號,似乎在表現內心的憤慨和焦慮之外,還包含著堅定不移的信**,它彷彿是憤怒中的抗爭,痛苦中的掙扎。
“彈得真漂亮!”,陸維心裡讚歎了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