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拔營之資(第1/2 頁)
片刻後,司馬懿所召見的兩位商賈頭子,王仲貴和吳近也共同來到了廳堂。 司馬懿先是問了問他們的人都從北方撤回來了嗎? 他們回答說大部分的人和船,都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剩下的也快了。 同時他們還表示一定謹記丞相之言,說三個月那就是三個月。 司馬懿隨後又問了問同北方的買賣做得如何? 他們表示盈利還行,在這兩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可為朝廷繳納上百萬貫的稅錢。 司馬懿聞言微微搖了搖頭,二話不說便讓他們再多拿出一百萬貫來,總計兩百萬貫銅錢得有,少一個銅板都不成。 王仲貴和吳近二人一聽,當場就苦著一張臉,便開始相互說著他們做買賣的難處。 比如說什麼此次買賣一共盈利都沒有兩百萬貫,而且還給金人那邊上繳了不少錢,然後物資成本又逐漸增多、整個買賣都不賺錢之類的......... 司馬懿對於他們所說的這些各種理由,點了點頭表示非常理解,大家也都各自有著各自的難處嘛,並不難理解。 但是這錢,還是得必須出。 如若不然,這大軍的開拔之資從何而來呢。 如今大宋這國庫基本是空的,想用國庫餘資來支援北伐是不可能的。 而範同那邊而借錢,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籌備的。 可是時間又不等人,推算著時間,金軍馬上就要渡過淮河南下了,而從臨安到鎮江府也差不多有個十日路程,得趕緊出兵才行,所以現在這時間是一日也耽誤不得。 沒法子,在不大動干戈,且不影響大多數人的情況下,這錢就只能讓他們這些商賈之人來出了。 正好,他們那些個在北方做了買賣的商賈之人來一起湊一湊,也是湊得出來這麼多錢的,問題應該不大。 “丞相........” “行了行了。” 他們還想在解釋些什麼,司馬懿當即打斷道:“你們放心吧,本相今後自然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但是,當前萬事以北伐為先,其他事情都可容後商量,你們可明白?” 在說出最後幾個字的時候,司馬懿的語氣已經變得極為低沉。 在王仲貴和吳近二人聽來,這已經是不容商議的語氣了。 同時他們也明白,這錢他們是出也得出,不出也得不出了。 如若不然,他們也不能在這裡與丞相面對面的說事了。 最終,他們都只能點頭應下。 心裡想著,等回去後就將這錢與其他人一起平攤了,這幾個月就當是白跑了,也算是賣丞相一個好吧,不然還能咋的。 只希望,丞相將來能在為他們多找一些商路來。 做買賣賺錢嘛,倒也不急於一時。 比賺錢更重要的是,搭好與丞相的關係。 哦,是了,現在都已經不再是宰相了,而是掌管大宋一切的丞相,比之從前可謂更為勢大。 如此想來,這筆錢也算是出得值。 正當他們準備起身告退,回去籌錢的時候。 丞相一聲‘且慢’便叫住了他們。 王仲貴疑惑的問道:“不知丞相還有何吩咐於在下。” 司馬懿微微笑道:“本相確實還有一事需要你們配合,不過還需等待一人,你們便在這裡稍等片刻吧。” 王仲貴與吳近二人相望一眼後,皆稍顯遲疑的坐回了原位,端坐著安心等待著。 沒一會兒後,一位身穿甲冑的人在張保的帶路之下,突然走進了廳堂。 他在見到坐在廳堂上位的人以後,當即拱手拜見道:“末將劉錡拜見丞相,不知丞相突然召見有何吩咐?” “哦?” 司馬懿聞言抬頭一看,便看著站在廳堂中央拱手拜見的劉錡。 只見他長相出眾,身形適中,乍一看便有一股儒家風範。 只是這第一眼,司馬懿便對這個劉錡較有好感。 司馬懿在秦檜的印像中得知,這個劉錡在戰場之上素有急智,而且對於命令的執行也十分堅決,在這一點上甚至就連岳飛都比不過。 此時的劉錡乃是武泰軍節度使、順昌知府、沿淮制置使。 對於一個將領來說,也坐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 本來當時在釋兵權的名單之上,劉錡也在此列當中。 不過正好碰上司馬懿來了,便對劉錡之事展緩了一下,如今自然是派上了用場。 司馬懿緩緩笑道:“信叔先坐,本相卻是有一件事關北伐大任的事情交付與你。” 劉錡再拱手謝道,而後隨便找了一個位子坐下,坐得端正,坐得挺拔。 劉錡今年也不過四十出頭,只比岳飛稍大小几歲,看起來氣色很不錯。 不過或許是因趕路來得匆忙,此時出氣吸氣還有些不太勻稱。 這能不匆忙嗎,在兩日前,他還在太平州待得好好的。 突然就收到一封朝中傳來的急信,讓他劉錡立刻動身趕往臨安,中途一刻也不能停歇的那種。 好在駐地距離臨安不過兩三百里,連夜快馬奔襲兩天一夜足以趕到,就是這人著實是太過於疲憊。 所以他此時雖氣色不錯,但也僅僅只是表面。 劉錡此時不停的在做著深呼吸,以調節自己的心脈跳動。 畢竟,劉錡此刻的心裡頭可是亂得很,這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