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求速求緩(第1/2 頁)
之後,韓世忠便與張俊開始熱烈的討論了起來。 與此同時,其他統制們也加入到了這場討論之中。 這事兒嘛,自然是越辯越明。 司馬懿喜歡聽著他們討論,因為這也能讓他在其中取長補短。 同時,司馬懿也在默默的觀察著營中諸將。 看看誰有統帥之眼光,誰又只能是帶兵衝鋒的。 但很可惜的是,他們的眼光似乎都並不是那麼的長遠,只能看著眼下。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張俊和韓世忠,他們二人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但也沒長遠多少。 或許他們在某一場具體戰役中能夠打得很好,但是都還不太具備全盤的謀劃。 想來這個問題,也是大宋一直以來的老毛病了。 自太祖之後,大宋在面對夏國和遼國的時候,小仗總能打得很好。 可是到了要打大仗的時候,一個個的打起仗來就開始變得找不到方向了,就彷彿不會打仗了一般。 當然了,司馬懿也理解,這其中自然也有大宋制度的問題在裡面。 以至於領兵的人總是不敢放開手腳幹,長此以往久而久之,也就逐漸形成了傳統和習慣,一時之間自然是難以更正的。 反而狄青岳飛這兩個半土路子出身的人,卻是幹得最好的,他們就沒有相關方面的束縛。 打仗嘛,若是不放眼全域性,那麼也是打不好眼前之戰爭的。 不過,當前討論到這個地步,也算是差不多了。 咳咳......... 隨著丞相清嗓子之聲響起,剛才還討論熱鬧的主帳,瞬時便安靜下來。 眾人的目光都向丞相的方向看去,看樣子丞相是要下定論了,只是他們都猜錯了。 司馬懿知道他們在討論下去意義也不大了,還需要給他們一點兒訊息才行。 隨即又正聲述說道:“我們在計劃如何出兵之前,還需猜測敵軍下一步的動向。” “此次金軍南下,是以掠奪財物為主,金軍既然是從泗州南下,那麼自當會從楚州返回,如此正好能轉一個圈兒。” 此刻韓世忠彷彿意識到了什麼,連忙問道:“丞相的意思是說,在金軍回軍的途中阻截他們?” 韓世忠不太明白,丞相為何會如此確定金軍只是為掠奪財物而來呢。 若真是這樣的話,說不定又可再現黃天蕩之戰了。 “哦?” 司馬懿不禁眉頭一挑,看來韓世忠他的反應還挺快,可教可教。 繼而又說道:“本相還可以先給你們透露一個事情。” 司馬懿說著,又將手朝著輿圖左下方移去。 “此時此刻,岳家軍五萬精銳就在這裡,而且駐紮已久,可謂養精蓄銳已久且兵精糧足。” 眾人朝著丞相的手指望去,這不是廬州又是什麼地方呢。 不是,什麼時候岳家軍跑到這個地方去了。 知道一點兒內情的張俊對此更是大驚,怪不得說丞相之前要讓他安排岳家軍到廬州去呢,合著就是為了今日之事呢。 直娘賊的,這丞相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謀劃的,而且又怎麼可能謀劃到這一步。 這一刻,張俊也無比的確信,丞相對於他張俊,肯定還有著另一手安排,而且還是不用打仗的那種。 這下子張俊心中不禁暗鬆一口氣,還好他沒有想著和丞相作對,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此訊息一出,整個帳內又開始活躍了起來。 這連他們都不知道的時候,那麼金軍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如此這般可以運用的作戰章程就變得更多了。 這商議的方法雖多,但多數還是以包圍金軍為主,一直打正面仗的話,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合適。 畢竟站在這裡的眾人都知道,金軍作戰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持續戰鬥能力極強。 就一個勁兒衝,見勢不對又撤回來,然後又衝,又撤,簡單而呆板,卻又極為有效。 而且這也是一般人所學不了,若是其他人去學,別說是像金軍那樣連續衝鋒撤退十幾二十次而大軍不亂了,其他人去有的甚至就撤個一兩次大軍便全亂了。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將金軍包圍住而避免正面應戰,另外又是什麼地方圍困最為合適。 司馬懿見狀,也不禁欣慰的點了點頭。 就朝著這個方向商議著走,作戰的章程也就快要出來了。 其實司馬懿也可以直接對他們下達命令,給他們各自安排好各自的事情就算事了。 不過這一次之戰有所不同,得讓他們所有將領們都參與進來才行。 這樣打贏的仗就是大家的功勞,如此焉能不奮力殺敵,也就不存在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了。 而對於司馬懿而言,他的戰功又何需再多說呢。 此事一議,便直接議到了半夜,此時已經是近三更天了。 同時,這樣擴大了範圍提高了眼光的商議之過程,也給了那些個統制們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原來這個仗,應該是這樣打才對。 以前打的那些仗,多多少少都有些糊塗,還以為抓著面前的敵人一頓猛幹就完事了,只要一次性殺得足夠多,那就是大勝。 現在看來,要搞就一定要搞最大的,一次性就能幹敵人一個全軍覆沒才對。 商議完之後,此時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