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新的時代(第2/3 頁)
的戰法,都有了一種更為直觀的印象了。
畢竟昔日楊沂中所率領的白馬山中軍,在山地之間那基本就是無敵的存在,常常能以極小的損失對敵人造成極大的傷害,在二十年前的滅金之戰中拿下首功。
而楊沂中的戰術,便是這種拉扯戰術,你追我撤,你撤我追,直到將敵人消耗到筋疲力盡為止,到時再多的敵人也不過就是一攤爛泥。
只是這樣的戰術可不是一般軍隊能夠做到的,除去最基本的絕對令行禁止以外,還需要有極強的耐力,必須得比敵人能跑得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所以蒙古的戰術,便是騎兵的拉扯打法。
殿中眾人也正是因為知道楊沂中戰術的恐怖之處,所以都不禁苦惱起來。
秦壎看著皆埋頭沉思的眾人後,又看向坐在他身旁的司馬漢,微笑著輕聲問道:
“漢兄,你平時的點子最多,你說說看,我們應該如何對付這般靈活的蒙古騎兵。”
曼古歹
司馬漢微微一笑應道:“此時易爾,自然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蒙古騎兵之所以能夠如此來去自如,說聚就能聚,說散就能散,說進就能進,說退就能退,首先就是因為他們騎兵的令行禁止之性,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曾經也只有楊帥的白馬山中軍能達到這一水平,而且楊帥的還不是騎兵。”
“另外就是因為蒙古騎兵的戰馬,雖然體格不怎麼大,跑得也不怎麼快,但卻擁有適應力強、耐粗飼、易增膘、壽命長,高耐力等特點。”
“我暫時將其稱之為的蒙古馬,這種馬不但容易養活,而且很耐得造,這是蒙古騎兵能使用此戰法的一個重要原因。”
司馬漢說著語氣一沉,繼續說道:“另外就是弓箭射程的問題。”
“據我所知,蒙古人的弓與我大宋的弓,不但所使用材料不同,其構造也有些不一樣,箭支能射得更遠。”
“所以就射程而言,蒙古騎兵能射得到我們,而我們卻射不到蒙古人。”
“司馬政事所言極是!”
待司馬漢說完,辛棄疾當即點頭應道:“只是沒想到司馬政事人在開封,卻對蒙古人的情況如此瞭解。”
“而這也是我感到十分為難的地方,我們的軍隊並不比蒙古人差,只是在戰馬和弓弩上有些差距。”
“我也已經命人另外製造,射得更遠重量更輕的弓弩,同時也安排人去尋找更為耐造的戰馬。”
辛棄疾說著語氣逐漸堅定,“相信只要在戰馬與弓弩方面不弱於蒙古人,那麼拿下他們便是易如反掌了,定然不會在有如今之被動局面。”
“原來如此”
而秦壎卻很瞭解司馬漢這個傢伙兒,也沒管辛棄疾怎麼說。
只是看向司馬漢繼續說道:“漢兄你有什麼話直說,都這個時候了就不要在藏著掖著了。”
“是,丞相。”
司馬漢在看向秦壎點了點頭後,又面向眾人,特別是看向辛棄疾,正色道:“諸位也無需過於擔憂”
他說著便從桌案下拿出了一個長長的、黑黑的,類似於燒火棍的東西。
“這是突火槍?”
這時有見多識廣的人官員突然說道。
但隨意有緊跟著問道:“可是這有什麼用,這突火槍射得又不遠,打得又不準,還常常會因為火藥爆炸而傷到自己。”
“不錯,這確實是突火槍。”
司馬漢平聲應道:“但這可不是一支普通的突火槍,在經過我的改良之後。”
“如今不但打得遠、打得準、裝彈快,更不會在因為火藥炸膛而誤傷自己,將來在草原上只要看到有蒙古人冒頭,即可開火射擊,看他們還得怎麼放風箏。”
“現在它的名字就叫做,讓蒙古人變得載歌載舞的突進步槍!”
數日後,辛棄疾帶著大量工匠離開了開封。
同時跟著辛棄疾一起前往遼東的,還有幾百萬貫,其他錢可以省,但唯獨打仗的錢不能省。
拿錢的人是辛棄疾,大家也都沒來由的十分信任。
而這一日,中書門下府邸的廳堂內,又是十分的熱鬧非凡,所有重要文武皆來此議事。
不過這一次的發起人並不是丞相秦壎,而是司馬漢。
等眾人逐漸入座之後,都看見了他們每個位子的桌案上,所擺放了一本小冊子。
只見那小冊子上寫著,大宋未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