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1/4 頁)
當然,把謝小波放在武陽市,也是有其考慮的,武陽市在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市委組織部長李逸風又是比較可靠的一個人,此外李南那小夥子也在武陽市發展得很好,謝小波跟李南又是好哥們,讓他們相互影響。
“哈哈,那算了,我還是到武陽市後重新發現目標吧。”謝小波道,“不說了,到時候到了武陽,我們隨時都可以聚。”
這個訊息,對於李南來說,也算是好訊息,一是以後跟謝小波在一個地方工作了,兄弟間可以互相幫助。二是從這個事情看來,至少謝小波的父親謝正榮對自己還是比較認可的。
李南的心情比較好,接下來繼續接受江燕的採訪。
實際上,江燕要寫關於上街和李南的報道,資料只需要從李笑那裡拿就可以了,李笑對李南到上街以後的種種工作措施,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李南把李笑當成親信,有什麼事情,也從來不隱瞞著他。實際上。李笑就相當於李南的秘書一樣。
江燕之所以還是要對李南進行採訪,主要是透過這個方式跟李南接觸,對李南有更多的瞭解,這樣在文章中報道到有關李南的情況的時候,就更加地真實貼切。
作為一名記者,江燕的基本素質還是很強的,既然要報道,那就寫出做好的報道來。
採訪完李南以後,江燕婉拒了李南吃午飯的邀請,在李笑的帶領下。親自去鄉村檢視村村通工程的落實情況,她還帶了相機,到時候要照照片以便配合報道發出來。
對於江燕表現出來的職業素養,李南也是大為佩服的,要知道,現在很多記者,都非常地驕橫,採訪過程之中就喜歡吃拿卡要,在報道時候。往往也是不實之處很多。
九月十八日,武陽日報民生版刊登出了一篇長的報道,正是江燕到上街來採訪以後寫出來的,總結了上街的發展之路、變革之路。描繪出上街蒸蒸日上的前景。
這篇報道寫得非常詳盡,邏輯性很強,將上街發生的巨大變化,功歸於李南推行的幾項重點工程。分別是村村通、蔬菜合作社、費用改革、農民創業協會等,又將這些重點工程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報道,從而透過這些細節描述來展示上街在管理上面的各種改變。
李南雖然在這篇文章中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是都出現在關鍵時刻,成為整篇文章中的一個靈魂,所以人們一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上街發生的這許多的變化,推行的許多變革,都是在李南的努力下才達到的,是李南的功勞。
“這個江燕,倒是挺會寫文章的。”李南看完報道,笑著道。
至少,江燕在文章之中,並沒有刻意誇大自己的作用,而是一種旁觀者冷靜的態度來描述所見所聞,是一種比較中立的第三者的視覺,這樣的話就更容易讓人信服。
這篇報道出來,很快就有不少領導閱讀到了。
肖鼕鼕看到這篇文章,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自語道:“這傢伙,到哪裡找來的槍手,這文章寫得好。”
她這樣說,並不是真的在說李南找槍手寫文章,而是一種十分高興的表示。
區委書記李再安看著這篇文章,手指不停地在桌子上敲擊著,李南這小子果然不簡單,到上街也沒有多久,就搞出了不小的動靜,這文章上面寫的東西,他也是知道的,也明白文章並沒有誇大其詞。可以說,這篇文章,是把李南在上街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一個全面的總結,把他的工作集中展現了出來。
“想不到,這小子不知不覺就搞出了不小的動靜,粗看起來,似乎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但是一總結,這小子還挺有規劃,這麼搞下去,上街的發展,倒是指日可待。可惜了,這傢伙跟肖鼕鼕關係太深了,不能為我所用。”
李再安心中充滿了遺憾,不管怎麼說,作為領導的,都希望自己的手下有幾個能幹事的人,這樣可以為自己分憂。
同時,市委不少領導也看到這篇文章,其中自然包括市委書記李重喜,市委組織部長李逸風等人,他們對李南都是比較看好的,看到他在上街已經搞出了一些名堂,也都十分地高興。
李逸風本來要給李南打個電話勉勵一番的,不過剛剛拿起電話,又放了下去,李南人還年輕,雖然幹出了成績,但是要走的路還很長,就少一些表揚多一些鞭策吧。
武陽市馬上就要開黨代會了,這段時間,武陽日報針對各方面的工作,在做報道,而民生系列,是一個重頭戲,上街則被放在了開篇,影響力自然就要大一些。
經過這篇文章報道,李南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