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第3/4 頁)
“拿酒來,玄德叔叔乃帝室之胄,當世英雄,我當敬三樽,以示敬意!”
“此莫非是溫酒斬華雄的雲長叔叔,和威震虎牢關的翼德叔叔?兩位叔叔乃絕世虎將,武勇天下少有,豈能無座?”
……
二十二年一彈指,當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成為君臨天下的大燕皇帝,而落拓的桃園三義如今也是一方諸侯。
只是,當年的情義,都將煙消雲散,當年並肩作戰的歲月,再也回不去了……
關上關下,一片靜寂。
許久,劉備微微苦笑道:“託賢侄的福,朕一切還好。”
公孫白望著劉備的臉,微微笑道:“一別數年,皇叔老了許多。”
劉備哈哈大笑道:“當年白兒不過十四五歲,如今卻已近不惑之年,我等豈能不老。”
公孫白不再嗦,高聲問道:“皇叔,今日之事如何?”
劉備收斂起笑容,沉聲道:“勸降之語免開尊口,唯有死戰耳!”
公孫白指著城樓上的蜀軍,高聲喝道:“他等背井離鄉、拋家棄子跟隨你近二十年,你素來自命仁義,難道就不想讓他們回家鄉探望親人,非要用他們的鮮血,染紅鹿頭山?”
劉備哼了一聲,轉頭問道:“你等可願投降?”
“願隨陛下誓死一戰!”
兩旁喊聲如雷,氣勢如虹。
劉備仰頭哈哈大笑道:“賢侄,你掃漠北、滅匈奴、斬二袁、破曹賊、徵西涼、平西域、定中原、踏江南,朕甚為佩服,只是恐怕這綿竹關你是破不了的。朕只要堅守半月,則諸葛丞相必然率無當飛軍回兵來援,屆時你等腹背受敵,又糧草盡絕,恐怕連你自己都未必能安然回許都,不如就此退兵!”
公孫白一愣,隨即也哈哈大笑:“劍閣南端已被于禁一萬兵馬守住,諸葛亮一月之內時決計回救不了綿竹關的。朕在江油和涪城均得以補充糧草輜重,至少可堅持一個月,一月之內,朕必破綿竹關!”
為了配合公孫白的聲勢,身後的將士在趙雲的示意下,紛紛舉起了兵器,一時間刀戟如林,唿和聲如雷而起。
“大燕必勝!”
“大燕必勝!”
“大燕必勝!”
其實,公孫白也只是賺個嘴硬的,綿竹關座落在山上,劉備不出來,公孫白的辦法也不多,就算用神雷炸破山門,最後還是得率眾攻堅破關。敵軍佔據寬溝深壕的地理優勢,居高臨下而攻擊,再加上劉備的宿衛軍,還有陳到的白耳精兵,以及關羽、張飛兩員勐將坐鎮,公孫白區區在兵力佔據劣勢的情況下,兵甲的優勢雖然巨大但是也差不多被抵消了,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強攻的話,就算攻下了綿竹關,也將是慘勝。
若只是慘勝,殺敵六萬餘,自己折損兩三萬的話,接下來面對諸葛亮的無當飛軍,恐怕兵甲再精良也未必能勝,何況糧草一旦不繼,攻不下成都的話,最終可能還是要乖乖的退回。
……
燕軍與蜀軍在綿竹關下已相持近半月,燕軍使出百般解數,始終無法攻破綿竹關。
蜀軍在等著劍閣的諸葛亮率無當飛軍回援,腹背夾擊蜀軍,所以只是一昧堅守,就連性格極其暴躁的關羽和張飛,面對徐晃等人的挑釁,還有郭嘉的各種激將計如送女人衣服、派人辱罵關張的祖先、問候關張家的先輩女性等,也是置若罔聞。
在這關鍵的時刻,關張等人終究不比諸葛瞻父子,雖然性格暴躁,卻是完全沉得住氣,就算是沉不住氣也會被劉備壓下去。
時間一晃半個月,倒是燕軍逐漸沉不住氣了。
綿竹關下,燕軍中軍大營。
公孫白眉頭緊蹙,望著手中的于禁送來的急信發愣。
原來諸葛亮接到燕軍襲取江油和涪城的訊息之後,驚得魂飛魄散,率著五萬無當飛軍拼命的回軍朝綿竹關殺來。
于禁自知涪城難以守住,直接率著一萬餘大軍在劍閣道口建立營寨死守了三天,然而蜀軍瘋了一樣的不惜一切代價拼死往前衝,尤其是蜀軍的無當飛軍更是銳不可當,強行衝寨,再憑藉背後優勢的兵力掩護,硬是在損失萬餘兵力的代價下將燕軍的營寨攻破,逼得於禁不得不率五千餘殘兵退回涪城。按照諸葛亮如此瘋狂的攻擊,涪城恐怕也守不過三天。
“七天,最多還有七天,諸葛亮將率軍殺來,則我軍將腹背受敵,大好形勢將化為烏有。蜀道山險關雄,易守難攻,不攻到成都,難言勝利。當年的鄧艾也是死裡逃生,若非諸葛瞻盲目出擊,恐怕鄧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