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張是加速卡,蘋果ii的頻率是1兆赫茲,用這張卡可以提升到3。6兆赫茲,大大提神其運算速度……”
林鴻聽到他的介紹,口水簡直都要流出來了,這臺蘋果機才是神器啊,被他這麼一擴充套件,效能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倍。
什麼才叫專業?這才是!
接著,顧偉將蓋子蓋上,然後將顯示器搬回來放在上面,啟動機器,切換進入z80模式。
z80模式下,蘋果機執行的作業系統並不是蘋果自己的apple_dos,而是cpm作業系統,這個作業系統是數位研究公司在1974年開發,為8位cpu(如intel8080、zilogz80等)的個人計算機所設計的作業系統。
在8位機時代,這個作業系統應用非常廣,可惜後來在16位時代沒能競爭過微軟的ms…dos,最終逐漸消失,被大家所遺忘。
顧偉一邊給林鴻介紹,一邊從工具箱中拿出了一個鞋盒大小的東西。
“這是eprom燒錄器,正式的名稱叫做ic程式設計器,型號為all…03。要想將2764中的資料dump出來,沒有這個可不行。”
顧偉講解這些的時候,林鴻只是不斷點頭,並沒有出言問什麼問題,剛開始,顧偉還以為林鴻比較害羞,不好意思問,時不時地停下來詢問他有沒有什麼地方聽不懂,不過得到的回答卻是已經聽懂了。
這些知識,對懂行的人來說,的確不是很難,但是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人來說,卻仿若天書一般難懂,不過既然林鴻自己都說懂了,他也不好再說什麼。
顧偉後來乾脆不再問了,只是自己講自己的,反正他之前答應過自己會詳細給他講解一下,至於能聽進去多少,就看林鴻自己的了。
林鴻此刻心中卻是極其高興,顧偉所說的東西,對他來說完全是陌生的領域,他就喜歡這些東西,越陌生越喜歡,他瘋狂地吸收著顧偉所說的每一個知識點。
例如這個eprom的燒錄器,又是一個他沒接觸過的東西,他看到,鞋盒大小的燒錄器中央,有一排兩列的插孔,心中已經知道,這應該是為2764之類的晶片所準備的插槽,並且這些插槽很多。
“這個燒錄器可是個好東西,可方便地燒錄和測試各種型別的ic,要想讀取和燒錄資料,只能靠它。它總共有40個針腳,可燒錄2k到8m位元的eprom。當然,它也可以用來dump只讀儲存器。”
顧偉將一塊2764晶片插到中間的插槽上,然後再將一塊燒錄器配套的擴充套件卡和其連線起來,最後將這塊擴充套件卡插到蘋果機的擴充套件插槽上。
準備好這些之後,他終於啟動了計算機,進入了cpm作業系統。
執行其中早已存在的程式,顧偉很快就將這塊2764晶片中的資料dump出來,形成了一個檔案包,他將這個檔案包放在一個資料夾裡面,然後開始繼續dump其他晶片的資料。
接下來的過程是一個重複的動作,要將其他幾塊儲存器中的資料都dump出來,顧偉也沒什麼可講,於是林鴻便拿起燒錄器的技術手冊仔細看了起來,這上面不但有操作說明,還有這個燒錄器的詳細原理圖,在空隙處,甚至還有顧偉平時的一些研究心得。
林鴻一時看得入了迷。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附加電路、飛線
燒錄器的原理林鴻看得明明白白,總體說來,比蘋果ii計算機的主機板原理圖要簡單多了,林鴻很快就在腦海中建立起了這個燒錄器的模型,他甚至可以憑空想象資料到底是如何進行流動的。不得不說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林鴻不知道是誰發明了這個設計,這個燒錄器雖然簡單,但是原理和計算機硬碟的讀取和儲存原理已相差不大,並且完全可以不用依賴計算機,就可以用一塊空白的eprom對現成的晶片進行內容複製。“這份說明書,你只要看看前面那半部分就行了,後半部分涉及的內容太複雜了,一般只有對燒錄器的設計者和工程師有參考價值,我們只管用就行了,完全不用管。”顧偉見林鴻正在看著手冊的後半部分於是出言提醒,那部分的內容,對於他來說也過於複雜了。他是野路子出身,雖然可以看懂一些比較常見的區域性電路,但是一涉及到稍微複雜點格局大一點的電路,他就有些抓瞎了,完全看不懂。不過這完全可以理解,並且這是所有業餘愛好者們的通病,反正他們又不是要搞科學研究,能夠看懂區域性的內容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平時也足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如同這個燒錄器,他並不需要完全理解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