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2/4 頁)
HTTP的協議,全稱就是超文字傳送協議,它允許將超文字標記語言,也就是使用HTML編寫的文件從Web伺服器傳送到瀏覽器……”
接下來,他像他們解釋了一下什麼叫做HTML語言,並且編寫了一個簡單的“HELlOWOND〃程式給他們示範。
這種語言非常簡單,並且很多標籤都是成對出現的,所以吳東他們都聽懂了。
“利用HTML語言,我們可以做出內容非常豐富的網頁。”林鴻繼續說道,“但是這些網頁都是靜態的,如果想要讓其中的內容發生變化,例如張達所說的,給他們打分,然後實時顯示出來,這就涉及到動態語言方面的內容了,並且還需要儲存資料,利用到資料庫。”…;
林鴻也不指望一次性就直接將他們全部教懂,只是讓他們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如果以後自己有興趣,可以進一步進行研究。所以他的講解基本上都是一遍過,不管他們能聽懂還是沒聽懂。
他打算使用的動態程式語言還是他比較擅長的C語言,透過一種“通用閘道器介面(CGI)”的技術來和使用者進行互動,記錄使用者對照片的評分。
CGI語言是由美國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開發的一種技術,1993年就出現了,後來很快便在網際網路上流行起來,成為比較主流的動態WEB程式設計技術,它的程式語言可以有多種,比較常見的有PER語言,當然其他諸如Unix的SHELL命令,PYTHONC以及C++都可以用來開發CGI程式。
林鴻對這一塊非常熟悉,所以他很快就將伺服器的環境給部署完畢,將CGI的模組掛載上去,然後編寫了一個簡單的加法互動程式,讓使用者可以在上面輸入兩個數字然後點確認,就可以將其結果給計算出來。
“老二,你去你的電腦上龘訪問看看。”林鴻說道。
“這就可以了?怎麼訪問?”張達還有些迷糊。
“直接輸入我的IP地址就行了。”
張達將自己的電腦開啟,啟動瀏覽器程式,然後在位址列上輸入了林鴻的IP地址,確認之後,他看到瀏覽器中出現了一個加法計算器介面。
他嘗試著輸入了一個“1+2,,點選“提交”之後,介面上立刻顯示了一個“3。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功能,但是他們都覺得這非常神奇。
“老大,這個就是你剛剛編寫的程式?”吳東饒有興致地問道。
“是的,這只是最簡單的程式,但是也實現了動態的互動,不單單只是靜態網頁了。”
剛剛那個過程,實際上張達提交之後,會在林鴻的這檯筆記本上執行一個名為ADDCGI的程式,這是一個用C語言編寫之後再編譯過後的可執行程式,功能就是接受從網頁前端提交過來的資料,然後再進行處理。
在此之前,他們三人都覺得網站製作和程式設計都非常簡單,可是今天看到林鴻這樣示範一下,這塊神秘面紗終於被揭開,他們發現也不過如此。
當然,這個過程如果不是親眼去看,他們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了解到這其中的基本原理。這就是有師父或者導師的好處所在了,可以節省自己很多時間和精力,少走很多彎路。
接下來便是設計資料結構,林鴻所使用的資料庫是MYSQL雖然創辦這個資料軟體的公司去年才開始創辦,但是他們釋出出來的這個資料庫卻是開源的,並且非常好用,很快就在網路上流行起來。
由於功能比較簡單,涉及到的資料儲存只有評分數值,所以林鴻只設計了一張表,用來儲存這個數值。至於以後的統計結果,則只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計算就行了。
雖然照片不少,但是林鴻靈活使用命令列直接自動化處理,將這些照片進行重新命名並且匯入到了資料庫中,姓名和簡單的文字內容也一起匯入。
僅僅花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林鴻就將這個創意的原型給實現出來了。
吳東他們三人站在林鴻的身後,簡直看得目不暇接,剛開始的時候林鴻還解釋幾句,到了後面,由於設計到的知識點比較多,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他便直接給省略了,這樣一來,他的速度便瞬間快了起來。…;
“已經編好了。”林鴻調出一個圖形化的瀏覽器,直接輸入DOCALHOST,一個比較簡單的介面便顯示了出來,上面顯示著一排排的照片,可以按照院系進行分類瀏覽。
張達:“牛逼啊!”
李奇:“好快啊!”
吳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