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2/4 頁)
們的聰明才智引導激發,給他們創造一個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臺同時,也為三色火公司帶來效益。
那麼,該如何做才合適呢?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先從學校裡面挖掘好苗子比較實際至於那些隱藏於小山村當中的“覺醒者”,他暫時無能為力。
不過,目前三色火科技公司的實力還比較弱小,現在去和學校談合作,能否得到充分的響應和配合還是個未知數。
林鴻先將這件事情放在一邊,打算等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再來實行。''。
LINX專案在林鴻的主導之下進展非常快大家在經過了初期的重點學習之後,慢慢地開始趕上開發進度,林鴻也開始讓他們參與一些外圍程式碼的編寫,例如編寫驅動程式、程序排程、以及中斷處理等系統共用程式。
這個寫功能的測試和檢驗,主要是在“火星車”上面進行的,考慮到要使用網路的功能,火星車陸續再次被建造了兩輛,這兩輛完全是林鵬和夏天所帶的兩個小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製作的與其說是“車”,倒不如說是一個多功能的機械怪物,甚至還被接上了機械臂就差沒有將輪子換成機械腿了。
INX系統的整體框架林鴻已經設計完成,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往這個框架中填充內容。
為了能夠很好的和其他系統進行通訊和整合,也是按照POSIX可移植作業系統介面進行設計的,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和現成的很多作業系統相容,程式間的移植也非常方便。
雖然說,對於一個作業系統來說,裡面的程式碼越封閉,其安全性就越高,但是有些時候往往還要考慮人的因素以及其他外圍因素。過於孤立的系統,一般很難發展起來,畢竟除非你是行業中的龍頭,否則總會不可避免的和其他同類產品打交道,如果有統一的標準,那其中所耗費的成本就能大大減少。…;
至於安全性方面的內容林鴻在系統中設計了非常完善的許可權控制等級,只要系統管理員或者操作人員不要犯比較低階的錯誤,一般情況下都可以保障系統的安全。
林鴻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駭客,對一些常見的入侵手段非常熟悉,所以在設計系統的時候,只要能想到的所有可能,都儘可能地將這些入侵的漏洞給堵上。
當然,漏洞通常總是會以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這隻能在中後期不斷改進完善。
在研發組其他人員走上正軌之後,林鴻終於可以閒下來做點自己的事情了。
在他的辦公室內,放著好幾個小紙箱,裡面裝的,正是他之前委託潘盼找工廠生產的時序訊號發生器的各個組裝配件,數量大概是個,不過為了防止有出故障的,還是有些盈餘。
林鴻從其中拿了一些配件到自己的辦公室上,然後開始動手進行組裝。
按照他的設計,組裝這些並不難,都留有專門的插口,不過由於東西比較小,進行焊接的時候比較考驗功夫。
原本林鴻是打算請人做這事的,不過暫時還沒有比較合適的人選,並且這東西最好是先保密,反正數量也不多,自己先焊幾個測試一下。
安格拉斯的信仰勳章,功能如此複雜,都被他們做到了一塊薄薄的金屬牌裡面了,而林鴻這個只是一個簡單的功能,厚度卻無法做到他們那麼薄的地步,厚度大概和一支香菸的直徑差不多,面積則大概如一個火柴盒大小。
林鴻花了一番心思才將幾個重要元器件焊接到小小的主機板上,然後再將紐扣型電池加上,至此時序訊號發生器便組裝成功。
他用細針頂了一下小盒子頂端的一個小孔,頓時便將其啟動。
表面上是完全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的,甚至拿出磁場測量儀來測量也根本察覺不到什麼,只能憑藉極度靈敏的裝置才能測量出來,其性質和強度,和腦電波差不多。
按照林鴻之前的計算,這麼一顆小小的紐扣電池,應該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持續不斷使用的話,按照其能量消耗,至少可以維持一年左右,其耗電量大概和一隻電子錶差不多。
訊號發生器啟動之後,林鴻明顯感覺到了空間憑空出現了一個震動的頻率。
這種頻率並不是無線電波,而是一種幽靈場的能量共振波,通常的儀器根本檢測不到,而人的大腦卻能感受到,當然,如果是普通人的話,就算是感受到了,但是自己本身卻意識不到。這種情形,就好像是面板和空氣接觸一樣,面板和空氣之間持續不斷地在進行水分和熱量的交換,但是人自己本身卻根本沒有什麼感覺。
林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