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2/4 頁)
老夫子並沒有按照林鴻的解題思路去解說這兩道試題,尤其是最後一道。林鴻的解題方式,連他都看了一會兒才徹底明白,更別說其他學生了。他另外給出了兩種解答方式,不過都比較繁雜中間涉及到很多解題步驟,繞了一個大圈子,最終才回到了林鴻的後半部分解題步驟上來。
這個轉學生竟然直接將兩道壓軸題解答出來,並且連挑剔的老夫子也沒有任何話說,這不由讓所有學生都感到非常震驚。
他到底是從哪裡轉過來的?這麼牛?
大家開始對林鴻產生濃厚的興趣。
“嘿,哥們,你真牛!”
在林鴻回到座位的時候旁邊的孫磊衝他豎起了大拇指。…;而包括夏雪在內的一些學習成績好的人則將開始研究起林鴻給出的那種看上去簡潔得過分的解法。
等他們弄懂了其中具體的原理之後,這才從心底感嘆,他的腦袋到底是怎麼長的?怎麼能想出這樣的解法?
林鴻根本不知道他隨手給出的解法給不少人造成了比較震撼的感覺,他回到座位上之後,繼續在腦海中琢磨著剛剛想到的重要靈感。
林鴻建立能量共振波模型之後,一直在研究大腦中具體的脈衝訊號是如何進行編碼的。
可是他想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半點頭緒。
並且他發現,能量共振波似乎並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他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同一個頻率的共振波卻可以表示不同的神經訊號。
他推測,肯定有什麼地方他沒能發現,能量共振波模型必須引入其他引數。
於是乎,他的超腦系統的編寫程序不得不停滯下來。
這段時間來,他的腦海中不停地思考著這個問題始終沒有什麼頭緒。
不過當他今天看到地面上正在旋轉的這個陀螺的時候,突然受到了極大的啟發。
總體說來,陀螺有兩種狀態。
一種是本身的自旋,這是以自己的尖頂垂直於地面的軸為中心而做的一種旋轉。而另外一種則是“公轉”這是以整個陀螺為一個整體,圍繞著地面的某個點而進行的運動。
對於自轉和公轉的理解,最為形象的就是地球圍繞太陽進行的運動。自轉產生晝夜更替,而公轉則產生四季分明的效果。
林鴻從其中受到了啟發將能量共振波進行了完善。
在此之前,他的能量共振波模型是完全按照電磁波的模型而建立的關注的核心在於電磁波的自轉角動量。包括他之前發明的紅外無線協議也是這樣,對無線電波只進行了自旋角動量的調製。
而現在,受到陀螺模型的啟發,他決定引入另外一個變數——公轉角動量。
如此一來,看似同一個能量共振波就可以表示多種脈衝訊號了。
同時對自轉角動量和公轉角動量進行調製,同一種能量波就能攜帶更多的訊號。這其中的意義,就如同二維變成三維的意義一樣,增加了一個維度,所能攜帶的訊號同樣可以增加很多倍。
並且,完全可以利用特定方式,將用於搭載資料的能量波扭曲(調製)成漩渦形式的立體電波,然後再在接收端進行解碼,將這些扭曲在一起的資訊波反向解調,則可以獲得原始資訊。
林鴻越想越興奮,覺得這種方式是絕對可行的。他雖然暫時不清楚大腦中的編碼方式到底是不是這種情況,但是他可以肯定,這種無線資料傳輸方式,是對現行傳輸協議的一個重大革命……,
第279章 老夫子的遺憾
www
林鴻對目前國際上的無線區域網通訊還是比較瞭解的,基本上主要還是紅外無線,使用的協議,還是以他的那個協議為基礎而制定出來的。
據他所知,目前一個名為ieee802標準化委員會的組織成立了www標準工作組,正在著手製定www標準,這個標準的另外一個名字是wi…fi。
不過在林鴻看來,這個所謂的標準協議也脫不開他之前指定的紅外無線協議,本質上的原理是差不多的,速率快不到哪裡去。
而他現在所構想的無線漩渦資訊傳輸,很有可能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至少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傳輸速率!
具體技術引數林鴻現在心中也沒有底,他暫時還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想法,必須得進一步進行研究,將相關理論完善一下。
林鴻正構想著將這些訊號進行扭曲調製,需要進行哪些技術操作的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起來。
“今天就講到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