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4/4 頁)
。
不過話又說回來,林鴻可以確定,凱文並沒有撒謊,sas系統肯定是存在的,林鴻畢竟親眼見到過。而fbi也確實在追捕凱文。
雖然林鴻覺得自己不會成為被監控的目標,但是這種事情誰說得準呢?
並且,林鴻編寫cqcq的初衷本來就是為了給朋友使用的,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不容易受到監控的溝通軟體,也是一件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更何況,對網路上的資訊進行監控的人,並不一定會是政府,還有可能是“黑帽”駭客。
還有一點,據凱文說,“他們”最新研製的那個aurora網路監控系統,似乎要比sas系統要先進得多,並不需要多少人手就可以對所有進出美國的資料流量進行監聽和截留。
在凱文下線之後,林鴻想了很久,到底要不要真正將cqcq軟體設計為一款無法被監聽的軟體。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要將這個特性加上,可能要犧牲一些軟體的易用性和效能,並且開發的難度也要提升不少。
另外,對伺服器的入侵總是要比對軟體的入侵要難上許多,林鴻暫時又找不到比較好的託管伺服器。他最終決定,還是做基於點對點的軟體,訊息不走伺服器上中轉,傳送端訊息加密之後,直接傳遞給接收端。
訊息從計算機中傳送出去,有點類似於走城門,計算機就是一座座城池,要想對外傳送訊息,就必須透過特定的埠如8000號(城門)。例如當在cqcq裡面輸入一行字,軟體就會按照irc協議將這段文字進行打包,透過8000號城門(埠)傳送出去,但是城池外面有時候會存在城牆(閘道器伺服器)。
網路管理員就相當於是守門人,他有許可權對控制“城門”的關閉和開啟,也有權利對透過城門的包裹進行檢查,如果他不想讓你對外傳遞任何訊息,則可以透過關掉8000號“城門”來封堵訊息傳遞。他想監控訊息,也可以將透過這個城門的包裹拆開來,看裡面的內容。
有一種簡單的方式可以避過“守門人”,那就是使用代理伺服器,它相當於“中轉城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