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到,就有長長的一大串留言。
“大家好,謝謝大家喜歡《白髮魔女傳》,也謝謝大家一直對《白髮魔女傳》的支援!至於《白髮魔女傳》的後續劇情,大家可以訂閱《武俠世界》,我可以保證的是,後面的內容絕對超出你們的想象,精彩到爆!”
陳啟敲出幾行字。
看到陳啟說話了,網友們、書友們怎麼會放過他,立刻追問對於《白髮魔女傳》被誣衊有什麼看法,怎麼看待紫月劍等人的言論……
看到越來越多人提問,陳啟想了想,然後寫到:“我寫了一則短篇故事,分享一下。”
擁有一個世界的積累,陳啟才是武俠小說權威中的權威,之前刻意沉默,只是為了引俠客文化上鉤,並不是代表他不介意被誣衊,現在被還清白,他才不會息事寧人。
所以陳啟寫到——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劍魔”
山谷中,青衣男子手拈竹葉,手指彈動,堅逾鐵石的山壁上碎石灑落,幾行蒼勁大字浮現。
字跡灑脫倜儻,但是其中卻有一股孤寂之意。
“雕兄,我們走吧。”
青衣男子轉身離去,這懸崖陡峭突兀,猿猴難攀,這男子卻如履平地。
十年後。
青衣男子住在這山谷已經十年了,每天或是撫琴寫字,閒看日出日落,或是與大雕相伴,行走在無量荒山。
“孤寂!”
這一日,青衣男子站在一處絕頂,眼神中透著無盡的寂寞。
事實上,這種寂寞在他記事的時候,就跟著他了。
他的名字叫作“獨孤求敗”。
他的人生和他的名字一樣,一生孤獨未有敵手,求一敗而不可。
獨孤求敗手指虛劃,峭壁上霍然出現兩個大字——“劍冢”。
手指再動,“劍冢”之旁出現兩行小字。
“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
“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早在二十年前,獨孤求敗已經無敵於天下,可是他不相信偌大的一個江湖竟沒有一人能敵過他,所以他在江湖上停留了十年。
十年裡,他看到了太多的“高手”,可惜那些高手與他的差距越來越大,大到他連劍都懶得拔了。
真得就沒有敵手了?
他還是不甘心。
所以,獨孤求敗又在這山谷中等了十年。
可是!
“無敵”似乎成了他的宿命。
“不敗”這個詞語銘刻在他骨髓,流淌在他全身。
手掌一推。
腳下青石上出現一條溝壑,一柄長約四尺,青光閃閃的利劍被放入其中。
獨孤求敗手指彈動,溝壑之旁出現一行字。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手掌再動。
青石上又出現一條溝壑。
這次獨孤求敗沒有放入寶劍,只是寫道:“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
手掌三動。
這次青石上的溝壑,比之前兩個要寬得多。
一柄三尺多長,黑黝黝,看起來異常沉重的玄鐵重劍放入其中。
這柄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更圓圓的似是個半球,其重量竟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戰陣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數倍。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這就是獨孤求敗在玄鐵重劍旁留下的批言。
葬了玄鐵重劍後,獨孤求敗拾起一截青竹,青竹插向青石,竟如插進豆腐中一樣。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獨孤求敗離開絕頂。
寶劍可以葬,但是他的寂寞卻無處可葬。
嗚呼,一生求一敗而不可,可悲!可悲!
也許錯的不是我,而是這江湖。
他們太弱了……
太弱了……
弱了……
了……
這篇文章發出去後,陳啟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獨孤求敗”這個金庸筆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高手和他的“四種劍道境界”首次出現在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