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瓦的前後始終留出了空位。毫無疑問,格蘭坐到阿爾瓦的後面,刺蝟頭大拉拉地越過李朗一屁股坐在了阿爾瓦旁邊。饒是愛麗絲想開口,也不好當著李朗的面對格蘭和刺蝟頭說,你們起來,別做這裡。
李朗在阿爾瓦對面坐下,按下某個隱藏按鈕後,車子的外殼便隱去,露出外面的風景。
“對這輛車,還滿意嗎?”李朗笑眯眯地問阿爾瓦。他直接掠過了阿爾瓦的名字,像個老朋友般熟稔地問到,偏生那友善間略帶狡黠的笑,讓人生不起怒氣。
看著愛麗絲的目光在刺蝟頭和格蘭之間來回猶疑,最終糾結地緘口不語。阿爾瓦看著李朗肯定地說
“很滿意。”
李朗樂呵了,本就笑眯的眼睛彎成一彎半圓,看得出他十分高興。高興得讓阿爾瓦覺得對方是有意要這麼做的。這種想法在心中停留一秒,便很快掠過。終究只是初次見面的人而已,怎會對他了解如此之深。
“對了,聽說你還帶來了禮物。”對方還無羞恥感地開口問客人要禮物。他大概是第一個對FU訪問團尋要禮物的接待人。剝去了FU對地球聯盟,不是FU給地球聯盟的禮物,而是作為一個歌手為異國他鄉在音樂路上的求道者的禮物。阿爾瓦在對方興致勃勃地期望眼神中,慢慢地眨了眨眼。
阿爾瓦有點猶豫。倒不是他需要考慮周全,只是曲譜的補完工作只是經過了第一次休整,達到了大略完成的狀態。那滿是修修改改的紙張,阿爾瓦拿不準將這麼一份草稿作為禮物,是否合適。
“是怎樣的禮物?”對方催促到。坐在一旁的刺蝟頭也好奇了,連連問“什麼禮物?你還準備了禮物?我們也要嗎?”
阿爾瓦還沒打定主意,愛麗絲便笑著,彎腰自然地從阿爾瓦的包裹中取出一疊紙,遞了過去。衝接過紙張的李朗盈盈一笑,愛麗絲說,
“這是我們馬科斯大人,特地為此次出行準備的禮物,大人還特定讓我準備了幾乎很少使用的紙張。”
李朗沒有搭話,而是好奇地將那疊寫滿畫滿的紙張接了過去。周圍一些人雖然似乎一直在漠不關心地自顧自鬧著,但這下子忽然都靜了下來。
“這是……十八號曲?”李朗接過標了看不懂的蝌蚪符還有宇宙通用音符的紙張,隨著調子輕輕哼了一段,便知道手中的曲子正是他們近期正在糾集人手補完的無名樂曲之一。
“偶爾看到,擅自做了些改動,都是根據個人主觀意見進行的改編。”雖然阿爾瓦是基本上完全的正版還原,但畢在這個時代沒人聽過真正的梁祝,他總不能說我這就是無刪節準確版,對方不覺得阿爾瓦自大,阿爾瓦也覺得這種聽起來毫無根據的話,說不出口。因此,阿爾瓦也並沒有指望這份禮物能給對方帶來多大的驚喜。”他本想將這首曲子在交流會上演繹一下,作為對對方文化的尊敬和欣賞。但現在卻演變成了,阿爾瓦將本就屬於對方國家的歌曲,贈送給對方。這裡面的意思變得不是一星半點。
對方卻並未太在意。阿爾瓦只看了愛麗絲一眼,便想著換個什麼補救一下。誰料,對方卻驚詫又意味深長地嗯了一聲,本來鬆鬆託著紙張的手,緊握著紙張,湊到眼前,兩眼放光地細細品讀。李朗反覆將曲目過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怎麼都意猶未盡。阿爾瓦見他不說話,有些不安。待到李朗終於放下手中的曲譜,阿爾瓦在小心翼翼地問,
“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你……您曾經關注過這次樂譜補完工作嗎?”對方語氣幽幽,壓下驚喜後是一種深深的不敢。李朗甚至壓抑不住自己的嘆息。
“……在新聞裡偶然聽過,也就關注了一下。”阿爾瓦謹慎地簡單說明。
對方聽聞回答,臉色古怪,面部的肌肉不可抑制地抽動了一下。就在阿爾瓦忍不住好奇準備發問時,李朗開口解釋了。
“這……這份曲譜是我們近年來研究的重點之一。因為它所能尋到的樂譜中文獻較為齊全,儲存也較為完整的,而由我們古樂研究院綜合人力物力研究出來的樂譜……和這份……相似。”
阿爾瓦卻會錯了意,原來早已將曲目補充完整了,看來他的工作是白做了。訕訕地笑了笑,
“自從看到新聞,我就想試著補完,沒想到歌曲已經譜完了,我是多此一舉了,哈哈……”
李朗卻幾乎悲喜交加,喜的是能得到一份比他們現有研究更加完善,更加流暢,也較他們所作更為貼切的曲譜。悲的是,誰知道他們花了大量時間,耗費了許多資金,調動了所有對古樂有研究的研究人員,做出的成果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